慢阻肺有什么并发症
慢阻肺会引发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胃溃疡、焦虑和抑郁等并发症。呼吸衰竭因病情进展致通气换气障碍,年龄大、长期吸烟等易发生;自发性气胸因肺大疱破裂,男性、年龄大、病情控制差者易出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肺血管阻力增加等致右心室病变,年龄大、吸烟久等风险高;胃溃疡因缺氧致胃黏膜屏障受损及药物刺激,长期吸烟等易患;焦虑抑郁因疾病困扰生活质量下降等,年龄大、文化低等易出现。
一、呼吸衰竭
发生机制:慢阻肺患者随着病情进展,气道阻塞加重,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发呼吸衰竭。在急性加重期更容易发生,例如当患者呼吸道感染加重时,气道分泌物增多,进一步阻塞气道,使呼吸功增加,耗氧量增多,而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进一步下降。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慢阻肺患者,本身心肺功能储备较差,发生呼吸衰竭的风险相对更高;长期吸烟的患者,气道损伤更严重,也更易出现呼吸衰竭;有严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的慢阻肺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时病情往往更复杂。
二、自发性气胸
发生机制:慢阻肺患者肺部存在肺气肿,肺大疱常见,当肺内压力急剧升高时,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肺大疱可破裂,气体进入胸腔,形成自发性气胸。
影响因素:男性慢阻肺患者相对女性可能更易发生,可能与男性吸烟等因素导致肺部损伤更严重有关;年龄较大的患者肺组织弹性更差,肺大疱更易破裂;长期吸烟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自发性气胸的风险较高。
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发生机制:慢阻肺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长期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会使肺血管收缩,肺小动脉痉挛,随着病情进展,引起肺动脉高压。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慢阻肺患者,心肺功能衰退明显,发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几率更高;吸烟时间长、病情控制差的患者,肺动脉高压进展更快;合并有其他肺部基础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等)的慢阻肺患者,发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四、胃溃疡
发生机制:慢阻肺患者长期缺氧,会导致胃黏膜缺氧,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同时,治疗慢阻肺的一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虽然慢阻肺患者不一定常规使用,但如果有其他合并症使用时需注意)也可能刺激胃黏膜,容易引发胃溃疡。
影响因素:有长期吸烟史且同时有胃部基础疾病风险因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的慢阻肺患者,更易发生胃溃疡;年龄较大的患者,胃黏膜本身的修复能力下降,发生胃溃疡后恢复相对困难。
五、焦虑和抑郁
发生机制:慢阻肺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生活质量下降,活动受限,呼吸困难等症状反复出现,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例如,患者因呼吸困难无法进行日常活动,对未来生活担忧等。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经济状况较差的慢阻肺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病情较重、频繁住院的患者,心理负担更重,发生焦虑和抑郁的几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