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低烧不退怎么回事
肺炎低烧不退可能与感染未有效控制(不同病原体及自身免疫状态影响),相关检查有血常规、CRP、PCT及胸部影像学,应对措施包括针对不同病原体处理、一般支持治疗,儿童和老年人有各自注意事项。
相关检查与评估
血常规检查:通过血常规可以初步判断感染类型。细菌感染时,通常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会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支原体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升高。例如细菌性肺炎患者血常规常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而病毒性肺炎可能白细胞正常或偏低。
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细菌感染时CRP多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时一般轻度升高或正常;PCT在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时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时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这两项指标有助于鉴别感染类型及评估感染严重程度,若PCT显著升高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细菌感染,炎症持续难以控制,可能导致低烧不退。
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可明确肺炎的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如果肺炎病灶没有明显吸收,说明炎症还在持续,是导致低烧不退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肺部炎症范围较大,渗出等病变没有改善,就会使得机体的炎症反应持续,体温难以恢复正常。
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针对不同病原体的处理:如果是细菌性肺炎,需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要确保用药规范;病毒性肺炎目前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符合指征时使用奥司他韦等);支原体肺炎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一般支持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机体恢复。同时要补充足够的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发热会使机体丢失水分,多饮水可促进代谢废物排出,也有助于体温下降。对于儿童肺炎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等,避免因呼吸道梗阻影响呼吸及病情恢复;老年人则要注意定期翻身、拍背,预防肺部并发症。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肺炎低烧不退时,要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呼吸情况等。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较快,若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婴儿呼吸>60次/分钟,幼儿呼吸>50次/分钟,儿童呼吸>40次/分钟)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同时,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优先选择安全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如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但要注意避免擦拭心前区等敏感部位,且温度不宜过低,防止儿童不适。
老年人:老年人肺炎低烧不退时,要关注其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如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人,要注意血糖的监测与控制,因为高血糖不利于感染的控制,可能加重低烧不退的状况;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人,要注意呼吸功能的维护,可进行适当的呼吸康复训练,但要在耐受范围内进行。同时,老年人用药要考虑其肝肾功能情况,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的药物,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