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有哪些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有多种体征表现,视诊可见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诊有语颤减弱、胸廓扩张度减弱;叩诊呈过清音、肺下界下移;听诊呼吸音减弱、有干啰音和湿啰音,儿童及老年女性等特殊人群体征表现有其特点且需综合评估鉴别。
1.视诊表现:
桶状胸:多见于病程较长的患者,由于肺部过度充气,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这种胸廓形态的改变与长期的气道阻塞、肺组织弹性减退有关。例如,长期吸烟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的患者,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桶状胸,这是因为肺泡弹性回缩力下降,气体潴留于肺内,使胸廓前后径增加。
呼吸运动减弱:患者呼吸运动幅度变小,这是由于肺部过度充气,胸廓活动受限所致。年龄较大的患者或长期患病导致呼吸肌功能减退的患者,呼吸运动减弱更为明显。
2.触诊表现:
语颤减弱:由于肺气肿时肺泡含气量增多,传导声波的能力减弱,所以语颤会减弱。例如,通过触觉语颤检查,可发现患者前胸壁语颤较正常减弱,这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典型触诊表现之一。对于有长期慢性咳嗽、咳痰病史的患者,在触诊时应关注语颤的变化。
胸廓扩张度减弱:胸廓的扩张受限,两侧胸廓扩张度不对称等情况可能出现。老年人由于胸廓弹性降低,更容易出现胸廓扩张度减弱的情况,这与肺组织弹性减退、气道阻力增加有关。
3.叩诊表现:
过清音:肺部含气量增多,叩诊呈过清音,正常肺组织叩诊为清音,而肺气肿时肺组织含气量增加,导致叩诊音性质改变。这种过清音的出现是由于肺泡内气体过多,肺组织的弹性和共鸣特性发生变化。例如,在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胸部叩诊时,可明显听到过清音,且肺下界下移,肺下界移动度减小。
肺下界下移:正常肺下界在锁骨中线第6肋间隙、腋中线第8肋间隙、肩胛线第10肋间隙,肺气肿时由于肺过度充气,肺下界下移,可下移至锁骨中线第7肋间隙、腋中线第9肋间隙、肩胛线第11肋间隙等位置。这是因为肺组织弹性减退,胸廓扩张,肺的位置下移。
4.听诊表现:
呼吸音减弱:双肺呼吸音普遍减弱,呼气期延长。这是由于气道阻塞,气体进出肺的速度减慢,呼吸音传导减弱。对于长期吸烟的男性患者,其呼吸音减弱的情况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吸烟会导致气道炎症和阻塞进一步加重。
干啰音和湿啰音:部分患者可闻及干啰音,这是由于气道狭窄、痉挛或分泌物潴留引起的;湿啰音则可能是合并肺部感染时,气道内有分泌物所致。例如,合并肺部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听诊时可听到肺部有湿啰音,而在病情稳定期可能以干啰音为主。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儿童患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体征表现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由于儿童胸廓弹性较好,桶状胸等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仍可出现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等情况。对于老年女性患者,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呼吸肌力量减弱,在触诊和听诊时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减弱等表现可能更显著,且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较多,如同时有心血管疾病等,在评估体征时需综合考虑,注意与其他疾病导致的体征相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