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感染因素(如细菌性阴道病及上行性感染)、胎膜受力不均(如胎位异常、多胎妊娠)、胎膜本身因素(如胎膜发育不良、维生素C和锌等缺乏),不同因素对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等的孕妇产生影响。
一、感染因素
1.细菌性阴道病:是胎膜早破的重要危险因素。阴道内的一些细菌,如加德纳菌等,可产生蛋白酶、磷脂酶等,这些酶会破坏胎膜的完整性。有研究表明,约50%-70%的胎膜早破与细菌性阴道病有关。孕妇若存在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内环境失衡,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容易侵袭胎膜,导致胎膜早破发生。不同年龄段的孕妇都可能受到细菌性阴道病的影响,而生活方式方面,不注意外阴清洁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2.上行性感染:病原体可通过宫颈管上行侵入羊膜腔,引发绒毛膜羊膜炎,进而导致胎膜早破。常见的病原体有厌氧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孕妇的生殖道防御功能下降时,更容易发生上行性感染。例如,孕期性生活不注意卫生等情况可能增加病原体侵入的机会,从而增加胎膜早破风险。不同性别在此因素上无差异,但孕妇的生活方式和病史会产生影响,如有生殖道感染病史的孕妇再次发生胎膜早破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胎膜受力不均
1.胎位异常:如臀位、横位等胎位异常情况,会使胎儿先露部与骨盆入口不能很好地衔接,导致胎膜所受压力不均匀。例如,臀位时胎儿臀部先入盆,对胎膜的压力分布不均衡,容易引起胎膜早破。不同年龄的孕妇都可能面临胎位异常的问题,而胎位异常与孕妇自身的骨盆形态、胎儿发育等因素有关,一些有骨盆畸形等病史的孕妇更容易出现胎位异常相关的胎膜早破情况。
2.多胎妊娠:多胎妊娠时,子宫过度膨胀,宫腔内压力增高,胎膜承受的压力增大且不均匀。由于两个或多个胎儿同时在子宫内,子宫体积比单胎妊娠时明显增大,胎膜所受的张力增加,超过胎膜的承受能力时就容易发生胎膜早破。多胎妊娠的孕妇在孕期需要更加注意自身状况,因为其发生胎膜早破的风险比单胎妊娠高很多,年龄因素对多胎妊娠孕妇的影响也存在,高龄多胎妊娠孕妇的风险可能相对更高。
三、胎膜本身因素
1.胎膜发育不良:胎膜的组成成分异常等可导致胎膜本身强度降低。例如,胎膜中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等的数量或结构异常,会使胎膜的韧性和强度下降,容易发生破裂。胎儿自身的发育情况可能影响胎膜发育,如胎儿某些基因异常等可能导致胎膜发育不良。不同年龄段的孕妇所孕育的胎儿都可能存在胎膜发育不良的情况,但具体机制还与胎儿的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有家族遗传相关胎膜发育不良病史的孕妇需要特别关注。
2.维生素C、锌等缺乏:维生素C参与胶原的合成,锌是胶原合成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孕妇体内缺乏维生素C或锌时,会影响胎膜中胶原的合成,使胎膜的完整性受到影响,增加胎膜早破的风险。不同生活方式的孕妇摄入营养的情况不同,如饮食不均衡的孕妇更容易出现维生素C、锌等缺乏。孕妇的年龄也会影响其营养状况的维持,高龄孕妇相对更易出现营养摄入或吸收方面的问题,从而增加因营养缺乏导致胎膜早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