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哮喘的应对包括脱离诱因,如识别并避免过敏原、远离刺激性物质;药物治疗,有缓解发作的舒张支气管药物和控制发作的抗炎等药物;免疫治疗,过敏原明确且常规药物效果不佳时可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监测与管理,定期监测肺功能、建立长期管理档案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及特殊时期特殊管理。
一、脱离诱因
1.识别并避免过敏原:对于有明确过敏原的哮喘患者,需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来确定过敏原,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然后指导患者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例如在花粉传播季节减少外出、保持室内清洁以减少尘螨接触等。不同年龄患者接触过敏原的情况不同,儿童可能更易对室内尘螨、宠物皮屑过敏,而成年人可能对花粉等室外过敏原更敏感。
2.远离刺激性物质:包括烟雾、化学刺激性气体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需要注意,例如吸烟人群应戒烟,长期处于污染工作环境的人群需更换工作环境等,有相关病史的患者更应重视远离这些刺激性物质,因为它们容易诱发哮喘发作。
二、药物治疗
1.缓解发作药物:主要是舒张支气管的药物,如短效β受体激动剂(常用的有沙丁胺醇等),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的β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迅速缓解哮喘发作时的喘息症状。其作用机制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含量增加,进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可能有差异,儿童使用时需注意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范围。
2.控制发作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来控制哮喘的长期发作。其作用是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迁移,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等),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来减轻气道炎症和痉挛。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史的患者,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综合考虑,例如对于有激素使用禁忌的患者可能会选择白三烯调节剂等其他控制药物。
三、免疫治疗
1.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由过敏原引起的哮喘,可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其机制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G抗体,下调Th2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该治疗适用于过敏原明确且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但需要注意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不同年龄患者进行该治疗时需评估其安全性和适应性。
四、监测与管理
1.病情监测: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肺功能(如呼气峰流速、FEV等),通过监测结果了解病情控制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监测的依从性可能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进行监测,通过记录峰流速等指标的变化来调整治疗方案。
2.长期管理:建立哮喘患者的长期管理档案,根据病情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指导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吸烟史的患者需强调戒烟对哮喘控制的重要性,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需特别注意哮喘的管理,因为妊娠可能会影响哮喘的病情,需要密切监测和调整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