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感染破伤风有前驱期和发作期等症状,前驱期通常1-2天,有全身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儿童可能哭闹不安;发作期有肌肉痉挛(咀嚼肌、面部、颈部、四肢、躯干肌肉受累表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大汗、血压心率波动等),新生儿破伤风有特殊表现;潜伏期一般7-8天无明显特殊症状,有不洁伤口史者出现相关症状需警惕破伤风。
一、前驱期症状
一般表现:通常持续1-2天,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症状。例如,部分患者会感觉伤口周围有轻微的不适、疼痛或瘙痒,同时伴有全身的倦怠感,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它们比较非特异性,容易与劳累等情况混淆。
年龄差异影响:儿童患者在前驱期可能更容易出现哭闹不安等表现,由于儿童表达能力相对有限,可能更多通过行为异常来体现身体的不适,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二、发作期症状
肌肉痉挛
咀嚼肌受累:最早受累的肌肉群之一是咀嚼肌,患者会出现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后牙关紧闭,呈现出“苦笑面容”。这是因为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影响了正常的神经传导,导致咀嚼肌持续痉挛。
面部肌肉受累:面部肌肉痉挛可使患者表情痛苦,呈现出特殊的面容状态,这是破伤风比较典型的外观表现之一。
颈部肌肉受累:颈部肌肉痉挛时,患者会出现颈部强直、头后仰的症状,严重时可呈角弓反张状态,即整个身体向后仰,像弓一样弯曲。
四肢肌肉受累:四肢肌肉痉挛可导致患者四肢抽搐、握拳、屈肘、屈膝等,活动受限。例如,患者的手部可能紧握拳头,难以伸展,腿部也可能出现难以伸直的情况。
躯干肌肉受累:躯干肌肉痉挛会影响患者的呼吸等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肌痉挛,进而引起呼吸困难,这是破伤风患者危及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还可能出现大汗、血压波动、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症状。这是由于破伤风毒素影响了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失调。例如,患者可能会大量出汗,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汗流浃背,同时血压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时而升高,时而降低,心率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年龄差异影响:对于新生儿破伤风,其症状表现有一定特殊性。新生儿破伤风多是由于脐部感染引起,患儿可能出现吸吮困难、哭闹不安,随后发展为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现出苦笑面容,同时还可能伴有发热等表现。由于新生儿免疫力低下,病情进展往往较为迅速,需要特别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
三、其他相关症状
潜伏期症状:破伤风的潜伏期通常为7-8天,但也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在潜伏期内,一般没有明显的特殊症状,患者可能仅感觉伤口部位有轻微的不适,但往往容易被忽略,这也是导致破伤风延误诊断和治疗的一个因素。
病史相关影响:如果患者有不洁伤口史,尤其是伤口较深、污染严重的情况,当出现上述前驱期或发作期症状时,就需要高度警惕破伤风的可能。例如,有过被生锈铁器刺伤且伤口未得到妥善处理的病史,此时出现全身乏力、咀嚼无力等症状,就应及时就医排查破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