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败血症严重吗
败血症是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的全身性严重感染性疾病,病情进展迅速,可致多器官功能损害,总体死亡率较高,不同人群表现和预后有差异,需及时诊断治疗降低风险与减少并发症。
一、败血症的定义
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当人体的防御功能减弱时,这些病原菌容易进入血液并大量繁殖,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二、败血症的严重性
1.病情进展迅速
若不及时治疗,败血症可在短时间内导致病情恶化。细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这些毒素会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例如,可能迅速引起感染性休克,导致血压急剧下降,组织灌注不足。研究表明,败血症患者如出现感染性休克,其死亡率会显著升高。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败血症病情进展往往更为迅猛,可能在数小时内就出现严重的循环衰竭等表现。
2.多器官功能损害
心血管系统:败血症可引起心肌抑制,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同时血管内皮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可能引发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心血管并发症。在老年人中,本身心血管功能就相对较弱,败血症导致的心血管系统损害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其基础疾病,使病情更加复杂难治。
呼吸系统:病原菌产生的毒素可刺激肺部,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表现。对于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败血症时,呼吸系统的损害会更加严重,原本就存在的肺功能障碍会因败血症进一步恶化,影响患者的气体交换功能。
泌尿系统:细菌毒素可影响肾脏功能,导致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等。在糖尿病患者中,本身肾脏就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微血管病变,发生败血症时,更容易出现泌尿系统的功能损害,因为高血糖环境可能促进细菌繁殖,同时肾脏的微循环障碍会加重肾衰竭的程度。
神经系统:严重的败血症可能累及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意识障碍等。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败血症导致的神经系统损害可能会对其智力发育、运动功能等产生长期影响。例如,可能出现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
3.高死亡率
败血症的总体死亡率较高,尤其是重症败血症患者。据相关统计,败血症的死亡率可达20%-50%左右。在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中,死亡率往往更高。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对败血症的耐受能力差,所以更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风险增加。而对于新生儿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极度不完善,败血症的死亡率也居高不下,且即使存活,也可能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等并发症。
总之,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不同人群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和基础健康状况不同,败血症的表现和预后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临床诊疗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