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病人吸氧有好处吗
慢阻肺病人吸氧可改善缺氧状态、减轻心肺负担,吸氧方式有鼻导管吸氧和面罩吸氧,注意事项包括关注老年和儿童患者情况、吸烟慢阻肺患者需戒烟休息、监测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指标,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合适吸氧方式并注意相关事项以确保吸氧安全有效
一、慢阻肺病人吸氧的好处
(一)改善缺氧状态
慢阻肺患者由于气道阻塞等原因,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吸氧可以直接提高吸入气的氧浓度,增加动脉血氧分压(PaO)和血氧饱和度(SaO),从而改善机体的缺氧状况。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对于稳定期轻度慢阻肺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吸氧可使PaO从低于正常水平上升至接近正常范围,SaO也能显著提高,进而改善患者的气短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急性加重期的慢阻肺患者,缺氧往往更为严重,及时吸氧能迅速纠正缺氧,避免重要脏器因缺氧受损,如改善心脏的氧供,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等。
(二)减轻心肺负担
当机体缺氧时,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来维持组织器官的氧供,会增加心脏的负荷。通过吸氧纠正缺氧后,心脏的负荷减轻。例如,慢性缺氧可导致肺动脉高压,而吸氧有助于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的负担,防止右心衰竭的发生。对于肺部而言,吸氧可以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肺的通气/血流比值,使肺部的气体交换更有效率,减少肺部的做功,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二、吸氧的正确方式及注意事项
(一)吸氧方式选择
1.鼻导管吸氧:是较为常用的吸氧方式,简单易行。对于病情较轻的慢阻肺患者,可通过鼻导管给予低流量吸氧,一般氧流量控制在1-2L/min左右,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缺氧状况。
2.面罩吸氧:适用于缺氧较严重、呼吸频率较快的患者。面罩吸氧可以提供相对稳定且较高浓度的氧,氧流量一般可调整在4-6L/min左右,但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避免氧浓度过高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二)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在吸氧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其呼吸、意识等变化。因为老年人对缺氧和高浓度氧的耐受性可能较差,要根据其血氧情况及时调整氧流量和吸氧方式。对于儿童慢阻肺患者(虽然相对少见,但也有报道),吸氧需格外谨慎,应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根据儿童的体重、病情等因素精准调整氧流量等,避免因氧浓度不当对儿童肺部等器官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生活方式因素:吸烟是慢阻肺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吸烟的慢阻肺吸氧患者,应强调戒烟的重要性,因为吸烟会进一步加重肺部损伤,影响吸氧的效果。同时,患者在吸氧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增加氧耗,影响吸氧的收益。
3.病史因素:对于有慢阻肺合并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吸氧时要密切监测心血管方面的指标,如心率、血压等。因为吸氧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原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警惕可能出现的心脏方面的不良反应。比如,部分患者在吸氧后可能会出现血压波动等情况,要及时发现并处理。
总之,慢阻肺病人吸氧是有好处的,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并注意相关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吸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