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哪些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病毒和细菌。病毒方面,鼻病毒是常见的,适宜在33℃左右繁殖,儿童易感染;冠状病毒部分类型可致感染,老年人有基础病感染重症风险高;流感病毒分三型,甲型易变异,冬春常见,儿童更易感染且全身症状明显,传播靠飞沫等。细菌方面,溶血性链球菌易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致学龄儿童扁桃体炎等;肺炎链球菌易让老年人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在儿童中常见,可致咽炎等,传播主要靠飞沫,接触污染物品也可传播。
一、病毒病原体
(一)鼻病毒
1.概况: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之一,可分为多个血清型。鼻病毒适宜在相对较低的温度(33℃左右)下繁殖,这也是其易在冬季等较凉爽季节引发感染的原因之一。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鼻病毒感染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相对较高,且感染后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如鼻塞、流涕等症状较为突出。
2.传播方式: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接触口鼻而感染。
(二)冠状病毒
1.概况:其中的一些类型,如普通冠状病毒和引发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冠状病毒的相关毒株,也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感染,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感染冠状病毒后发生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其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病情发展。
2.传播方式: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在密闭环境中还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
(三)流感病毒
1.概况: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流感病毒,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可引起大流行。在季节变化明显时,尤其是冬春季节,流感病毒感染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较为常见。儿童由于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相对较弱,相比成人更易感染流感病毒,且感染后可能出现高热、全身酸痛等较明显的全身症状。
2.传播方式: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二、细菌病原体
(一)溶血性链球菌
1.概况: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细菌病原体之一。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溶血性链球菌容易侵入上呼吸道引发感染。在学龄儿童中相对容易感染,可能导致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炎症,表现为扁桃体红肿、疼痛,有的还会伴有发热等症状。
2.传播方式: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皮肤伤口等途径感染,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主要是飞沫传播。
(二)肺炎链球菌
1.概况: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进而可能引发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以及可能存在慢性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更容易感染肺炎链球菌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的病情变化。
2.传播方式: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健康人吸入含有肺炎链球菌的飞沫后可能被感染。
(三)流感嗜血杆菌
1.概况:也是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病原体之一,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可能引起儿童的上呼吸道炎症,如引起咽炎等情况,对于有基础免疫缺陷的儿童,感染后病情可能相对复杂。
2.传播方式: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也可能造成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