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的早期症状
脑血栓早期症状表现及不同人群的特点与注意事项。早期症状有头晕头痛(缺血性多为头痛头晕,出血性多为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肢体麻木(偏侧感觉障碍伴肢体无力)、言语障碍(说话不利索等)、视力模糊(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哈欠连绵(缺血性发病前510天常见)、精神状态改变(嗜睡、性格改变等)。不同人群中,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应关注细微变化并定期体检、控制基础病;年轻人发病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并改变生活方式;女性在孕期、产后和更年期因激素变化患病风险增加,要注意休息、关注身体;有高血压等特殊病史的高危人群,要密切关注症状、积极治疗基础病并定期复查。
一、早期症状表现
1.头晕头痛:患者会突然感到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甚至站立不稳要晕倒在地。头痛性质发生改变,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一般认为头痛、头晕多为缺血性脑血栓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血栓的先兆。
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或一侧上下肢发麻。多为偏侧的感觉障碍,可能伴有肢体无力,比如拿东西不稳、走路时一侧下肢拖曳等。
3.言语障碍:说话不利索、流口水,吐字不清,甚至无法说话或不能理解他人的语言。这是因为大脑语言中枢或相关神经受损导致。
4.视力模糊: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这是视网膜中心动脉或分支动脉因脑血流量减少引起闭塞的结果,但尚未出现脑神经征象,可视为较早的脑血栓预报信号。
5.哈欠连绵: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是脑部缺氧的表现。
6.精神状态改变:可能出现嗜睡、性格改变,如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有的还会出现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
二、不同人群早期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症状的感知和反应能力较弱,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即使出现轻微的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也可能被认为是衰老的正常表现而被忽视。因此,老年人及其家属要更加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定期进行体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要严格控制病情,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
2.年轻人:年轻人患脑血栓相对较少,但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年轻人发病往往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吸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等。如果年轻人出现上述早期症状,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应及时就医,同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节奏。
3.女性:女性在孕期、产后以及更年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患脑血栓的风险会有所增加。孕期和产后女性要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更年期女性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咨询医生。
4.特殊病史人群: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病史的人群,是脑血栓的高危人群。这些患者除了要密切关注上述早期症状外,还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复查。例如,高血压患者要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引发脑血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