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包括终末气道等炎症,涵盖多种类型,大叶性肺炎病变广泛可致严重症状等,支气管肺炎是常见类型且婴幼儿高发;两者在病情表现、好发人群及预后有差异;治疗上肺炎据病因治疗,支气管肺炎也据病因治疗且儿童肺炎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上肺炎针对特定人群增强抵抗力等,支气管肺炎则是婴幼儿加强护理等。
一、疾病定义与范畴
1.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引起。其涵盖的范围较广,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肺炎,如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等。
2.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是肺炎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是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多发生于儿童,尤其多见于婴幼儿。
二、严重程度比较
1.病情表现方面
肺炎:大叶性肺炎若病变范围广泛,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情况,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例如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当细菌毒力较强或患者机体抵抗力较弱时,炎症可迅速蔓延,影响多个肺叶,导致气体交换功能严重受损。
支气管肺炎: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婴幼儿病情相对更易加重。患儿多有发热、咳嗽、气促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唇发绀、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但部分病情较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经过及时治疗可较快康复。
2.好发人群及预后差异
肺炎:对于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人群,肺炎可能更为严重。这些人群机体抵抗力较差,感染后病情进展往往较快,容易出现并发症,预后相对较差。例如老年肺炎患者,由于肺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低下,发生呼吸衰竭、败血症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支气管肺炎:婴幼儿是高发人群,若治疗不及时或病情较重,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但一般来说,若能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不过,对于早产儿、有先天性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严重程度会明显增加,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等问题。
三、治疗与预防要点
1.治疗原则
肺炎: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治疗。若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需使用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若是病毒感染,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对于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
支气管肺炎:同样根据病因治疗,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时对症处理。由于儿童支气管肺炎多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常见病毒感染有关,在治疗上除了针对症状处理外,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如通过吸痰、翻身拍背等方式促进痰液排出。
2.预防措施
肺炎:对于老年人和基础疾病患者,应注意增强机体抵抗力,如接种肺炎疫苗等。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感冒,减少病原体入侵的机会。
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家长要注意加强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如接种流感疫苗等,可降低感染相关病原体引发支气管肺炎的风险。同时,合理喂养婴幼儿,保证营养均衡,提高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