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急性放射性肺炎有不同表现,早期一般在胸部放疗后2-3个月内出现,症状较轻时可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有轻度非特异性症状如干咳等,少数有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中重度时咳嗽加重伴咳痰,气促明显,活动后甚至静息时都可出现。体征上肺部可闻及啰音,严重者发绀,部分患者呼吸频率增快,伴有发热时心率可能增快
一、症状出现时间及程度相关表现
1.急性放射性肺炎的早期表现
一般在胸部放射治疗后2-3个月内出现。早期可能症状较轻,部分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仅在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异常。也有患者会出现轻度的非特异性症状,如干咳,多为刺激性干咳,这是因为放射性损伤刺激气道黏膜引起。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患者,可能咳嗽症状会相对更明显且不易缓解,因为其本身气道就处于高反应状态,放射性损伤进一步加重了这种反应。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左右,这是由于机体对放射性损伤的炎症反应导致。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机体代谢相对旺盛,炎症反应可能相对更易被激发,所以低热情况可能相对更易出现,但一般程度较轻。
2.中重度急性放射性肺炎的表现
咳嗽加重,可伴有咳痰,痰量可多可少,若合并感染则痰可呈脓性。当肺部放射性损伤导致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损伤加重,分泌物增多时会出现咳痰。对于老年患者,其咳嗽咳痰能力相对较弱,且本身肺功能可能有一定程度减退,所以中重度放射性肺炎时可能更容易出现痰液潴留,加重肺部感染风险。
气促是较为重要的表现,随着病情进展,患者活动后气促明显,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可出现气促。这是因为放射性损伤影响了肺的气体交换功能,肺泡换气面积减少,导致氧分压下降,从而引起气促。对于女性患者,在相同病情程度下,由于其心肺功能储备可能相对男性稍弱,所以气促症状可能会更明显。
二、体征相关表现
1.肺部体征
可闻及肺部啰音,早期可能仅闻及少许湿啰音,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干啰音、湿啰音同时存在。湿啰音是由于肺泡内有渗出液,气体通过渗出液时形成水泡破裂产生的声音;干啰音则是气道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进出时产生湍流引起。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其气道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所以在出现放射性肺炎时,肺部啰音的表现可能会与无吸烟史患者有所不同,更容易出现啰音且不易消退。
严重者可出现发绀,这是因为缺氧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使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对于患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发绀可能提示其心肺功能储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放射性肺炎进一步加重了缺氧状态,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干预。
2.其他体征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增快,正常呼吸频率成人静息状态下为12-20次/分,当出现急性放射性肺炎时,呼吸频率可超过20次/分。对于儿童患者,其呼吸频率本身相对成人较快,所以在出现放射性肺炎时,呼吸频率增快可能更易被发现,但也需要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如果患者伴有发热,还可能出现心率增快,心率可超过100次/分,这是机体对炎症反应和缺氧的一种代偿性反应,但如果心率增快过于明显,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警惕心功能受累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