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原因
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由白色念珠菌等念珠菌感染引起,常见相关因素包括阴道内环境改变(如孕期激素水平变化、长期用广谱抗生素致菌群平衡破坏,糖尿病致阴道pH值改变)、机体免疫力下降(如患免疫缺陷病、长期服免疫抑制剂,及频繁阴道灌洗、不良生活习惯致局部或整体免疫功能降低)、外部感染途径(如接触被污染公共用具间接感染,性传播),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防范。
一、阴道内环境改变
1.激素水平变化
女性在孕期时,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能促进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合成,使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加,为念珠菌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容易引发霉菌性阴道炎。例如,研究发现孕期女性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较非孕期有所增加。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时,抗生素会抑制阴道内正常菌群的生长,尤其是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破坏了阴道内的菌群平衡,使得念珠菌大量繁殖,进而引发感染。比如,长时间使用头孢类等广谱抗生素的患者,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风险升高。
2.局部pH值改变
正常阴道内pH值维持在3.8-4.4之间,呈弱酸性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乳酸杆菌生长,抑制念珠菌等病原体。当局部pH值发生改变时,比如患有糖尿病的女性,血糖升高会导致阴道内pH值升高,破坏了阴道的酸性环境,为念珠菌的生长创造了条件,使得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几率增加。
二、机体免疫力下降
1.全身性疾病影响
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受损,对念珠菌的抵御能力大幅下降,更容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例如,艾滋病患者中霉菌性阴道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如器官移植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排异反应的患者,其机体免疫力受到抑制,念珠菌容易在阴道内滋生繁殖,引发霉菌性阴道炎。
2.局部免疫功能降低
当阴道局部的防御功能减弱时,比如频繁的阴道灌洗会破坏阴道的正常菌群和酸碱平衡,降低局部的防御能力,增加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风险。另外,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也会导致机体整体免疫力下降,包括阴道局部的免疫功能,使得念珠菌容易感染引发炎症。
三、外部感染途径
1.间接接触感染
接触被念珠菌污染的公共用具,如公共浴池的坐便器、浴盆、毛巾等,如果健康女性接触了被念珠菌污染的这些物品,就有可能被感染引发霉菌性阴道炎。例如,在公共浴室使用了被污染的毛巾擦拭外阴,就可能将念珠菌带到阴道内导致感染。
2.性传播
霉菌性阴道炎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男性感染念珠菌后,虽然自身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在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会将念珠菌传染给女性,导致女性患上霉菌性阴道炎。有研究表明,与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的女性发生性行为的男性,其泌尿生殖道中念珠菌的检出率明显升高。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孕期女性,由于其生理状态特殊,激素水平变化明显,更易受霉菌性阴道炎困扰,需特别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不必要的广谱抗生素使用;对于糖尿病女性,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以降低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风险;对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阴道情况,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