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是一类疫苗吗
流感疫苗属于二类疫苗,其与一类疫苗在定义和种类上有区别。接种流感疫苗对儿童、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人群及特殊生活方式、有基础病史人群有意义,接种时有禁忌人群且特殊人群有相应温馨提示。
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的区别
定义差异:一类疫苗是政府买单、强制接种的疫苗,其接种目的是为了构建群体免疫屏障,保障大众基本的公共卫生安全,针对的是对人群健康威胁较大且传播较广泛的疾病;二类疫苗是自费、自愿接种的疫苗,主要是针对一些特定地区、特定人群可能面临的疾病风险,或者是对一类疫苗的补充,可根据个人健康状况、经济条件等因素自主选择是否接种。
种类不同:常见的一类疫苗有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等;二类疫苗有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等。
接种流感疫苗的意义
对不同年龄人群的作用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感染后可能引发肺炎、中耳炎、脑炎等并发症。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儿童患流感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比如有研究显示,接种流感疫苗能使儿童流感相关住院风险降低约40%-60%等。
成年人:成年人若感染流感,可能会影响工作和生活,还可能引发基础疾病的加重,如对于有哮喘基础疾病的成年人,感染流感后可能导致哮喘急性发作。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成年人患流感的几率,降低因流感导致的缺勤率等。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患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如可能出现肺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情况。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老年人流感相关住院率、死亡率等,有研究表明,流感疫苗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保护效力约为50%-60%,能有效减少老年人因流感相关的健康问题。
特殊生活方式人群:比如经常出入人员密集场所的人群,像教师、医护人员等,这类人群接触流感病毒的机会较多,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降低自身感染风险,进而减少将病毒传播给他人的可能性。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尤为重要。因为这类人群感染流感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更高,接种疫苗可降低其因流感导致基础疾病加重的风险,从而改善预后。
接种流感疫苗的注意事项
禁忌人群: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禁用;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不宜接种;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禁用等。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儿童: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前,家长应如实告知儿童的健康状况,若儿童处于感冒发热期则需暂缓接种。接种后要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以便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及时处理。
老年人: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前,需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若正在服用某些药物,要告知医生,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与流感疫苗发生相互作用。接种后要注意休息,密切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等一般不良反应,通常会自行缓解,但若出现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
过敏体质人群:过敏体质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前要格外谨慎,最好在接种前向医生详细说明过敏史,由医生评估是否可以接种。接种后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一旦出现应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