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发烧过程
上呼吸道感染发烧由病原体侵入激活免疫系统,病原体释放致热原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产生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升高引发发烧,发烧分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各期有不同表现,发烧对代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有影响,儿童和老年人在各方面有不同特点需关注。
一、上呼吸道感染发烧的启动机制
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或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引起。当病原体侵入人体上呼吸道后,会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会识别病原体,进而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在这个过程中,病原体释放的毒素或病原体本身作为外源性致热原,会刺激人体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内源性致热原会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升高,从而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引发发烧。
二、发烧的发展过程
(一)体温上升期
此阶段机体产热大于散热。患者会感觉畏寒、寒战,皮肤苍白。这是因为体温调定点上移后,机体要通过增加产热来达到新的调定点水平。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体温上升期可能更易出现寒战等表现,且儿童对体温变化的耐受程度与成人不同,需要更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对于老年人,其机体功能衰退,体温上升期可能症状不典型,但也需关注是否有潜在的感染加重情况。
(二)高热持续期
当体温达到新的调定点后,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达到平衡。此时患者体温维持在较高水平,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和心率加快。在这个阶段,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需要不同关注,儿童高热持续期易出现惊厥等并发症,需及时采取降温措施;老年人高热持续期可能会出现脱水、意识改变等情况,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监测意识状态。
(三)体温下降期
机体通过增加散热来降低体温,使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此阶段患者出汗较多,皮肤潮湿。儿童在体温下降期要注意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避免着凉;老年人则要防止因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不足,需适当补充水分,同时密切观察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三、发烧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及影响
(一)对代谢的影响
发烧时,机体代谢率增高。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患者会出现消瘦等情况;糖代谢也会发生变化,可出现血糖升高;脂肪代谢加快,长期发烧的患者可能会有体重减轻。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代谢率增高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可能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代谢和利用;老年人本身代谢功能减退,发烧时代谢率增高会进一步加重机体的能量消耗和营养负担。
(二)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热时容易出现惊厥。这是因为高热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增强,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致。而老年人在发烧过程中,神经系统对体温变化的调节能力下降,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如谵妄等。
(三)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发烧时心率加快,体温每升高1℃,心率大约增加10-20次/分钟。儿童心率基础较快,发烧时心率加快更为显著,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心悸等不适;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心血管基础疾病,发烧时心率加快会增加心脏负担,可能诱发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