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怎么查
子宫内膜炎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双合诊、三合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阴道分泌物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磁共振成像)以及宫腔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妇科双合诊、三合诊可了解子宫及盆腔情况;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可反映炎症相关指标;B超等影像学检查能辅助判断子宫及内膜情况;宫腔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可明确病原体及指导治疗。
一、妇科检查
1.妇科双合诊:通过医生将一手的两指或一指放入阴道,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以及有无压痛等情况,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炎相关的子宫异常表现。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此检查均可进行,但需根据个体具体情况调整检查力度等。若有相关病史,如曾有宫腔操作史等,在检查时需特别告知医生以便更精准判断。
2.妇科三合诊:除了双合诊的内容外,还能更清楚地了解后倾后屈子宫的情况、盆腔后壁的情况等,对子宫内膜炎导致的盆腔周围组织病变等情况的判断有帮助。对于有过盆腔手术史等特殊情况的女性,三合诊可能需要更谨慎操作,但仍是评估子宫内膜炎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会升高,这提示身体存在炎症反应。不同年龄阶段人群血常规表现可能略有差异,一般来说,儿童的白细胞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若儿童出现子宫内膜炎,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可能更明显体现炎症程度。通过血常规可以初步判断机体炎症的大致情况。
2.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状态下会迅速升高,可反映体内炎症的活跃程度。对于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CRP升高提示炎症的意义相同,若患有子宫内膜炎,CRP往往会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3.阴道分泌物检查:可以了解阴道内有无病原体感染等情况。通过显微镜观察阴道分泌物中的白细胞、病原体等,若存在大量白细胞以及相关病原体感染迹象,有助于提示子宫内膜炎可能与病原体感染相关。比如细菌性阴道炎等病原体感染可能会蔓延至子宫内膜引发炎症,阴道分泌物检查可发现相关线索。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经腹部或经阴道B超检查可了解子宫的形态、大小、内膜厚度等情况。子宫内膜炎时可能出现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匀等表现。对于不同年龄女性,经阴道B超检查的适用性不同,年轻女性若无特殊情况优先考虑经阴道B超,而年龄较大或有阴道闭锁等情况则选择经腹部B超。通过B超可以直观看到子宫及内膜的大体情况,辅助判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炎。
2.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子宫内膜炎诊断有一定价值,能更清晰地显示子宫肌层及内膜的病变情况等,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多用于B超等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疑难情况。
四、宫腔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
1.通过获取宫腔分泌物进行培养,可明确是否有特定病原体感染,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同时进行药敏试验,能为后续可能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选择敏感的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有宫腔操作史、反复子宫内膜炎发作等情况的女性,进行宫腔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尤为重要,能更精准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