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晚期的表现
帕金森晚期症状包括运动和非运动两方面,运动症状有严重且持续的静止性震颤,累及多部位影响日常活动;全身肌肉强直加重,导致运动迟缓、步态异常、表情减少;运动速度大幅减慢,精细动作能力严重下降,长期卧床还会引发肌肉萎缩;平衡能力严重受损,增加跌倒风险且易致骨折。非运动症状有不同程度认知功能下降甚至痴呆;出现抑郁、焦虑、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存在便秘、排尿困难、体位性低血压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普遍存在失眠、多梦、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等睡眠问题,且不同人群(如年龄较大、女性、有脑血管病史、长期服药、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会因自身特点使症状影响或风险有所不同。
一、运动症状表现
1.严重的震颤:帕金森晚期患者的震颤更为严重且持续,通常为静止性震颤,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以拇指、食指及中指为主,呈节律性搓丸样动作。在晚期,震颤可能累及双侧肢体、头部、下颌等部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如进食、书写等。年龄较大的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对震颤的耐受性更差,生活受到的影响也更大。
2.肌肉强直:全身肌肉僵硬明显加重,肢体活动时阻力显著增加,导致运动迟缓、笨拙。患者在行走时可能出现特殊的步态,如小碎步、前冲步态等,容易摔倒。肌肉强直还可能影响到面部肌肉,使患者表情减少,呈现“面具脸”。女性患者由于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在肌肉强直时可能更易出现活动受限的情况。
3.运动迟缓:晚期患者的运动速度大幅减慢,完成简单动作,如穿衣、洗漱等都变得十分困难。精细动作能力严重下降,比如扣纽扣、系鞋带等动作几乎无法完成。长期卧床的患者,运动迟缓会进一步导致肌肉萎缩,影响身体的康复。
4.平衡障碍:患者的平衡能力严重受损,站立和行走时容易失去平衡,增加了跌倒的风险。这不仅可能导致骨折等外伤,还会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进一步限制其活动。老年患者本身骨骼较为脆弱,跌倒后发生骨折的后果更为严重。
二、非运动症状表现
1.认知障碍:许多帕金森晚期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等。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痴呆,影响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有脑血管病史的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可能更高。
2.精神症状:常见的精神症状包括抑郁、焦虑、幻觉、妄想等。抑郁和焦虑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幻觉和妄想则可能导致患者行为异常,增加护理的难度。老年患者由于心理调适能力较弱,更容易出现精神症状。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多种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表现,如便秘、排尿困难、体位性低血压等。便秘在晚期患者中较为常见,与胃肠蠕动减慢、活动减少等因素有关。排尿困难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体位性低血压可使患者在改变体位时出现头晕、黑矇甚至晕厥。长期服用某些抗帕金森药物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更为明显。
4.睡眠障碍:睡眠问题在帕金森晚期患者中普遍存在,包括失眠、多梦、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等。失眠会影响患者的休息和恢复,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可能导致患者在睡眠中出现肢体舞动、喊叫等行为,容易造成自身伤害。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的患者,睡眠障碍可能更加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