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怎么治疗
霉菌性阴道炎的一般治疗包括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暂停性生活;药物治疗有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不同年龄及特殊人群如孕妇、糖尿病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滥用抗生素。
一、一般治疗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外阴,每日可用清水清洗外阴,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洗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如青春期女性、育龄女性、围绝经期女性,清洁时都要注意方法和力度,青春期女性身体发育尚不完全,更要轻柔操作;育龄女性需注意经期卫生,及时更换卫生巾;围绝经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可能外阴皮肤较敏感,清洗时水温不宜过高。生活方式方面,应穿棉质、宽松的内裤,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以减少局部潮湿闷热,降低霉菌滋生的环境。
2.暂停性生活:霉菌性阴道炎具有传染性,在治疗期间应暂停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男女双方可能会相互传染,所以双方最好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
二、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可使用抗真菌的阴道栓剂,如克霉唑栓剂等。局部用药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阴道局部,抑制霉菌生长。不同年龄的女性使用时需注意,例如育龄女性在放置栓剂时要注意操作方法,避免损伤阴道黏膜;儿童患霉菌性阴道炎相对较少见,若发生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局部用药,因为儿童阴道黏膜娇嫩,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都要格外小心。
2.全身用药:对于病情较严重、反复发作或不能耐受局部用药的患者,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等。但口服药物有一定的全身副作用风险,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谨慎使用,不同年龄患者的肝肾功能发育或衰退情况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用药风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患霉菌性阴道炎需谨慎用药,因为孕期激素水平变化,阴道环境改变易患霉菌性阴道炎。一般优先选择局部温和的抗真菌药物治疗,以减少对胎儿的影响。要告知医生孕期情况,医生会根据孕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及用药方式,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升高,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易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这类患者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同时,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如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等,只有血糖得到良好控制,霉菌性阴道炎才更易得到有效治疗且减少复发。
四、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除了前面提到的清洗外阴、穿宽松内裤等,还要注意经期卫生,勤换卫生巾。不同季节生活方式不同,但卫生习惯不能松懈,如夏季出汗多,更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2.增强机体免疫力: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如儿童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来增强免疫力,成年人要避免过度劳累等,都有助于维持阴道的正常菌群平衡,降低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风险。
3.避免滥用抗生素:长期大量滥用抗生素会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导致霉菌过度生长。所以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遵医嘱,不要自行滥用,尤其是有基础疾病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更要密切关注阴道菌群变化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