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如何检查
妇科相关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外阴视诊、阴道窥器检查)、白带常规检查(标本采集、显微镜检查-湿片法和革兰染色法)、pH值测定(原理、操作方法)、胺试验(原理、操作方法)、真菌培养(目的、操作方法),通过这些检查可辅助诊断霉菌性阴道炎等,不同情况女性检查表现等有差异但操作及观察要点有共性。
一、妇科检查
1.外阴视诊:观察外阴部的形态、皮肤色泽、有无红肿、溃疡、赘生物等情况,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可能出现外阴红肿等表现,通过对外阴的视诊可以初步了解外阴局部的大体状况,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女性外阴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基本观察要点是一致的。
2.阴道窥器检查:使用阴道窥器打开阴道,观察阴道黏膜情况,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黏膜通常可见充血,表面有白色膜状物附着,擦拭后可见黏膜面潮红甚至有糜烂面等。不同年龄段女性阴道黏膜的正常表现有差异,如青春期前与育龄期女性阴道黏膜状态不同,但检查操作及观察要点类似。
二、白带常规检查
1.白带标本采集:医生会用无菌棉签取阴道后穹窿处的白带标本,采集时要注意避免污染,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白带采集操作基本相同,但要告知医生近期的生活情况等以便综合判断。
2.显微镜检查
湿片法:将白带标本放在生理盐水载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假菌丝或芽孢,这是霉菌性阴道炎的典型病原体特征,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直接发现病原体形态,不同年龄女性白带中正常菌群等情况有差异,但发现假菌丝等是诊断关键。
革兰染色法:对白带进行革兰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可见革兰阳性芽孢及假菌丝,能更清晰地分辨病原体形态,有助于准确诊断霉菌性阴道炎,不同病史患者白带中病原体存在情况可能不同,但染色法可更精准检测。
三、pH值测定
1.原理:正常阴道pH值多在3.8~4.4,霉菌性阴道炎时阴道pH值通常无明显变化,仍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升高,通过测定阴道分泌物的pH值可以辅助判断阴道内环境情况,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女性阴道正常pH值范围相对固定,但霉菌性阴道炎时pH值变化有一定特点。
2.操作方法:使用pH试纸蘸取白带标本,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值,操作需准确以保证结果可靠,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阴道pH值可能因生理变化有一定不同,但测定方法一致。
四、胺试验
1.原理: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胺试验通常为阴性,而细菌性阴道病时胺试验为阳性,通过胺试验可以辅助鉴别不同类型阴道炎,不同病史患者胺试验结果意义不同,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操作方法:取白带标本放在玻璃片上,加入10%氢氧化钾溶液,若有鱼腥臭味为胺试验阳性,操作时要注意环境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不同生活方式女性胺试验操作无特殊差异。
五、真菌培养
1.目的:对于症状不典型或反复发作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真菌培养可以明确病原体,并且可以进行药敏试验,为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不同年龄患者真菌培养操作基本相同,但结果解读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如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真菌培养结果有不同表现。
2.操作方法:将白带标本接种于特定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观察有无霉菌生长,培养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等要求,以保证培养结果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