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张有症状表现和体征表现,症状表现包括呼吸困难(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咳嗽(有不同特点)、胸痛(不同年龄表现不同)、发热(一般低热,合并感染时升高);体征表现有胸部体征(视诊胸廓不对称等,触诊气管移位等,叩诊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异常)和全身体征(严重者有发绀等,伴心率血压变化,孕妇需注意对胎儿影响)
呼吸困难:是肺不张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不同年龄、性别及身体状况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呼吸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呼吸困难可能会更为明显,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等;成年人则可能先表现为活动后气短,随着病情进展,静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肺不张导致肺组织的通气功能受限,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受到影响,机体为了获取足够的氧气,会通过加快呼吸频率等方式来代偿,但随着病情加重,代偿机制逐渐失效,就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
咳嗽:也是常见症状,可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不同人群的咳嗽特点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由于咳嗽反射相对减弱,咳嗽症状可能不典型。咳嗽的产生是因为肺不张后,气道受到刺激,机体通过咳嗽试图排出气道内的分泌物或改善通气情况。但如果是阻塞性肺不张,如肿瘤等导致的气道阻塞,咳嗽可能呈进行性加重,且一般止咳药物效果不佳。
胸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胸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等。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肺不张导致的肺组织牵拉、炎症刺激胸膜等有关。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胸痛的表现也有差异,儿童可能表述不清,更多表现为哭闹不安等,而成年人可以较明确地指出胸痛的部位和性质。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或既往有胸部手术史的患者,肺不张引起的胸痛可能更容易被忽视或与原有疾病的症状混淆。
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8℃左右,但如果合并感染时,体温可明显升高,可达39℃甚至更高。发热的原因是肺不张区域的肺组织发生炎症反应,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从而出现发热症状。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发热可能更为突出,且容易出现持续发热或反复发热的情况,需要密切关注并及时处理。
体征表现
胸部体征:视诊可见胸廓不对称,患侧胸廓塌陷,呼吸运动减弱。触诊时可发现气管向患侧移位(一侧性肺不张时),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时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或胸膜摩擦音等异常呼吸音。不同年龄的儿童在胸部体征上有其特点,例如婴幼儿肺不张时,胸廓的改变可能不太明显,但通过仔细检查仍可发现呼吸运动不对称等情况。对于老年人,由于胸廓弹性降低等因素,体征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需要更细致地进行听诊和叩诊等检查。
全身体征:严重肺不张的患者可能出现发绀等缺氧表现,表现为口唇、甲床等部位颜色发绀。同时,患者可能伴有心率加快、血压变化等表现,心率加快是机体为了弥补缺氧状态下组织的氧供不足而出现的代偿性反应,而血压的变化则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轻度肺不张时血压可能无明显变化,严重肺不张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特殊人群如孕妇发生肺不张时,需要特别注意对胎儿的影响,因为缺氧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氧供,需要密切监测母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