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需从避免触发危险因素、药物治疗、急性加重期处理、康复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综合管理。要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合理应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急性加重期控制感染、氧疗;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康复运动;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等特殊人群需分别注意相应事项。
一、避免触发危险因素
1.戒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气道,加重炎症。无论年龄、性别,吸烟者都应尽快戒烟,以减少对气道的持续损伤。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戒烟可显著改善病情进展。
2.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如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化学烟雾、粉尘等,这些因素会刺激气道,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症状。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应尽量远离此类环境,例如长期在工厂工作的人群需做好防护措施。有职业暴露风险的人群更要严格遵循职业防护要求。
二、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剂:可缓解气流受限,常用的有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能快速舒张支气管;长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可长期维持支气管舒张效果,适用于症状控制不佳且反复发作者,不同年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合适剂型。
2.糖皮质激素:对于重度且反复加重的患者可使用,如布地奈德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能减轻气道炎症,但要注意其可能的副作用,如口腔念珠菌感染等,特殊人群如儿童使用时需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
3.祛痰药:如氨溴索,可降低痰液黏稠度,促进痰液排出,有助于改善患者咳痰症状,各年龄段患者均可使用,但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
三、急性加重期的处理
1.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选用抗生素,如细菌感染时可选用阿莫西林等,但需依据患者病史、感染风险等合理选择,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等问题。
2.氧疗: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给予适当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合适水平,不同年龄患者氧疗浓度和方式需精准调节,以保障机体氧供。
四、康复治疗
1.呼吸功能锻炼:包括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可延长呼气时间,减少气道塌陷;腹式呼吸能增强膈肌运动,提高呼吸效率。不同年龄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锻炼,儿童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以达到改善呼吸功能的目的。
2.康复运动:如步行、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应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适度调整,避免过度运动加重病情。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慢性支气管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格外重视。要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感染易诱发病情加重。在治疗时需选用儿童适用的药物剂型,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时需考虑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氧疗时要监测血氧变化及心功能情况,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慢性支气管炎时,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治疗应优先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及药物,如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症状,必要时选用经评估相对安全的药物,密切监测母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