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过敏性咳嗽吃什么药
呼吸道过敏性咳嗽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吸入剂、肥大细胞稳定剂等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综合选药,儿童要注重安全性和适用性,同时可结合避免接触过敏原等非药物干预措施提高疗效,第一代抗组胺药有中枢镇静作用儿童慎用,第二代抗组胺药中枢镇静作用弱,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糖皮质激素吸入剂局部抗炎效果好,肥大细胞稳定剂可预防发作。
一、抗组胺药物
1.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具有中枢镇静作用,可通过竞争性阻断组胺H受体发挥抗过敏作用,能缓解过敏性咳嗽的相关症状,但可能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儿童使用需谨慎,因其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等,一般不优先推荐给儿童患者,尤其是婴幼儿。
2.第二代抗组胺药: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这类药物相对第一代抗组胺药,中枢镇静作用较弱,能有效缓解呼吸道过敏性咳嗽的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其通过选择性阻断H受体,减少组胺介导的过敏反应。西替利嗪适用于6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氯雷他定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在缓解呼吸道过敏性咳嗽症状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相对较高,但仍需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出现的轻微不良反应,如口干等。
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孟鲁司特钠是常用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特异性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受体。它能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呼吸道过敏性咳嗽症状,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对于因白三烯介导的过敏性咳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过敏药物联合使用,其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常见的有头痛、腹痛等,但一般较轻微。
三、糖皮质激素吸入剂
1.布地奈德气雾剂:属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来减轻呼吸道过敏性咳嗽。适用于6岁以上儿童及成人,通过吸入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局部抗炎效果好,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对于中重度的呼吸道过敏性咳嗽,可有效控制气道炎症,改善咳嗽等症状,但使用时需注意正确的吸入方法,以确保药物能充分到达气道发挥作用,同时要关注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的口腔念珠菌感染等局部不良反应。
2.糠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同样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迁移,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缓解呼吸道过敏性咳嗽。适用于4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其作用机制与布地奈德类似,在控制气道炎症方面有确切疗效,使用时也需注意正确的吸入操作以及可能出现的局部不良反应,如声音嘶哑等。
四、肥大细胞稳定剂
色甘酸钠气雾剂,可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组胺、白三烯等过敏介质的释放,从而预防和缓解呼吸道过敏性咳嗽。适用于预防儿童及成人的过敏性咳嗽发作,对于已经发作的咳嗽症状缓解作用相对较弱,使用时需要在接触过敏原前提前吸入给药,以达到预防的效果,其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是可能引起咽部刺激等不适。
在选择药物治疗呼吸道过敏性咳嗽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优先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成人则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等非药物干预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