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剂包括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儿童用药需注意剂型)和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老年患者需注意口干等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有吸入型(如布地奈德,儿童注意吸入方法,合并糖尿病者需监测血糖)和口服型(如泼尼松,老年患者警惕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祛痰药包括黏液溶解剂(如氨溴索,吸烟史患者使用更有帮助,儿童需准确调整剂量)和黏液调节剂(如羧甲司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改善痰液,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
一、支气管扩张剂
(一)β受体激动剂
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的β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支气管痉挛症状。例如沙丁胺醇,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从而减轻气道狭窄。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使用需注意选择合适的剂型,如雾化剂型等,以确保用药安全,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有差异。
(二)抗胆碱能药物
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起到舒张支气管、减少黏液分泌的作用。如异丙托溴铵,它能与气道平滑肌上的M受体结合,抑制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收缩,其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在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口干等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的机体功能有所衰退,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和应对能力相对较弱。
二、糖皮质激素
(一)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来减轻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炎症。如布地奈德,它可以抑制炎性细胞的迁移和活化,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对于儿童患者,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常用的控制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的药物,但要注意正确的吸入方法,以确保药物能有效到达气道发挥作用,同时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因为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对药物的全身影响更为敏感。对于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二)口服糖皮质激素
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等情况下使用,如泼尼松。但口服糖皮质激素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如可能引起骨质疏松、血糖升高、消化道溃疡等。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骨质疏松风险,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时需警惕骨质疏松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
三、祛痰药
(一)黏液溶解剂
如氨溴索,它可以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由于吸烟会导致呼吸道黏液分泌增加,使用祛痰药可能会更有帮助,因为吸烟史会加重呼吸道的黏液分泌异常情况,而祛痰药能改善这种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状况。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氨溴索时要根据年龄和体重准确调整剂量,因为儿童的身体代谢和药物耐受性与成人不同。
(二)黏液调节剂
如羧甲司坦,它主要作用于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使低黏度的唾液黏蛋白分泌增加,高黏度的岩藻黏蛋白产生减少,从而使痰液的黏滞性降低,易于咳出。在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且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中,使用黏液调节剂可以改善痰液状况,提高患者的呼吸舒适度,但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时需要谨慎,因为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可能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