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好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需避免常见诱因,如花粉、尘螨等,可通过规避措施减少发作;药物治疗分缓解药物(速效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和控制药物(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适用于由变应原引起的哮喘;需长期监测病情,通过记录哮喘日记等,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一、避免触发哮喘发作的诱因
1.了解常见诱因:支气管哮喘患者需明确自身常见诱因,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某些食物(如海鲜、牛奶等)、空气污染、强烈情绪变化、剧烈运动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诱因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易对花粉、动物毛发敏感,而成年人可能因职业接触特定物质引发哮喘。例如,有花粉过敏史的哮喘患者在花粉传播季节应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
2.规避诱因措施:根据诱因采取相应规避措施。对于尘螨过敏者,要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使用防螨床罩;对于食物过敏者,要严格避免食用过敏食物。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空气污染严重时佩戴合适的口罩,避免在天气恶劣时进行剧烈户外运动等。
二、药物治疗
1.缓解药物:
速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可迅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支气管痉挛,起到平喘作用。这类药物通过激动呼吸道平滑肌的β受体,舒张支气管,改善通气功能。
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等,也能舒张支气管,与β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可增强平喘效果,其作用机制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
2.控制药物: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长期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如布地奈德等。通过抑制气道炎症来控制哮喘症状,减轻气道的高反应性。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剂型和剂量的选择,儿童使用时要关注药物对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但在规范使用下其益处大于潜在风险。
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等,可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而发挥抗炎作用,同时还能舒张支气管,适用于轻至中度哮喘的长期控制,尤其适用于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等患者。
三、免疫治疗
1.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由变应原引起的哮喘,如明确对尘螨、花粉等变应原过敏,可考虑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逐渐增加变应原提取物的剂量,使机体对变应原产生耐受,从而减轻哮喘症状。该治疗需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并且要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局部红肿、全身过敏反应等。不同年龄患者对免疫治疗的耐受和反应可能不同,儿童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密切监测。
四、哮喘的长期管理与监测
1.病情监测:哮喘患者需要定期监测病情,包括记录哮喘日记,内容可涵盖症状发作的频率、程度,peakexpiratoryflow(PEF,呼气峰流速)等指标。通过监测PEF可以了解气道通气功能的变化,若PEF较平日明显下降,提示哮喘可能发作或加重。不同年龄患者监测方式略有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记录相关情况。
2.调整治疗方案:根据病情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哮喘控制不佳,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增加药物剂量或调整药物种类;如果哮喘长期控制良好,可在医生评估后逐渐减少药物剂量,但需谨慎,避免自行停药导致哮喘复发。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在调整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