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子宫内膜炎的引发因素包括分娩过程相关因素(如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等增加细菌侵入机会,高龄等产妇更易感染)、胎盘胎膜残留(影响子宫修复致细菌滋生引发炎症)、宫腔手术操作后感染(人工流产、宫内节育器放置或取出时操作不当等致感染)、经期卫生不良(经期性生活使细菌逆行感染,使用不洁月经用品致细菌滋生)、周围器官炎症蔓延(宫颈炎、阑尾炎等炎症蔓延引发)及其他因素(老年女性雌激素低局部抵抗力降,全身性疾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染)
一、产后感染
1.分娩过程相关因素:分娩时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多次阴道检查等,会增加细菌侵入子宫的机会。例如,胎膜早破超过一定时间(如24小时以上),细菌容易从阴道上行感染至宫腔引发子宫内膜炎。对于产妇来说,尤其是高龄产妇、多胎妊娠产妇等,自身抵抗力相对较弱,在分娩过程中更易受到感染影响。
2.胎盘、胎膜残留:分娩后胎盘、胎膜残留于宫腔内,会影响子宫的正常修复,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从而引发子宫内膜炎。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的产妇,都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尤其是胎盘剥离不全等情况时更易发生。
二、宫腔手术操作后感染
1.人工流产术:在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时,手术器械如果没有严格消毒,或者手术操作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细菌可能通过手术器械进入宫腔,引起子宫内膜炎。对于年轻女性,尤其是频繁进行人工流产的人群,发生子宫内膜炎的风险较高。此外,术后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也会增加感染的几率。
2.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作为一种宫腔内的异物,在放置或取出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术后护理不佳,细菌容易侵入宫腔导致子宫内膜炎。对于使用宫内节育器的女性,尤其是绝经前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女性,身体状况相对特殊,更需注意操作过程中的无菌要求以及术后的感染防范。
三、经期卫生不良
1.经期性生活:经期女性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此时进行性生活,细菌很容易逆行感染至宫腔,引发子宫内膜炎。对于有经期性生活习惯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性。
2.使用不洁的月经用品: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卫生巾、卫生棉条等月经用品,会使外阴、阴道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和繁殖,进而增加子宫内膜炎的发生风险。比如一些质量不合格的低价卫生巾,其透气性和卫生标准可能不达标。
四、周围器官炎症蔓延
1.宫颈炎蔓延:宫颈是宫腔的一道屏障,宫颈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可向上蔓延至子宫内膜,引发子宫内膜炎。对于患有宫颈炎的女性,尤其是慢性宫颈炎患者,需要积极治疗,防止炎症扩散。
2.阑尾炎蔓延:阑尾与子宫相邻,阑尾炎如果病情较重,炎症可能波及子宫,引起子宫内膜炎。对于患有阑尾炎的患者,应及时治疗,避免炎症扩散影响到子宫等周围器官。
五、其他因素
1.年龄因素:老年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内环境改变,局部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例如,绝经后的女性,阴道黏膜变薄,防御功能减弱,细菌容易侵入。
2.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子宫内膜感染。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含量低,携氧能力差,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易并发各种感染,包括子宫内膜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