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病因包括机体抵抗力下降和唾液分泌障碍,临床表现有局部腮腺区肿胀疼痛、导管口红肿溢脓及全身高热等,诊断靠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抗感染为主,有脓肿需切开引流,预防要增强机体抵抗力和保持唾液正常分泌
一、定义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是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以腮腺化脓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二、病因
1.机体抵抗力下降:
对于老年人、儿童等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机体抵御细菌入侵的能力减弱,容易发生感染。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因全身疾病导致身体虚弱,儿童可能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都较易罹患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活动减少,唾液分泌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自洁作用降低,有利于细菌滋生,增加了患病风险。
2.唾液分泌障碍:
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等)患者,高热及脱水等情况可导致唾液分泌减少。比如,在麻疹流行期间,患儿高热且进食减少,唾液分泌量降低,腮腺局部防御能力下降,易引发化脓性腮腺炎。
腹部大手术后的患者,由于疼痛等原因,可能反射性引起唾液分泌减少,从而增加了细菌感染腮腺的机会。
三、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
腮腺区肿胀、疼痛,初期可为单侧腮腺受累,随后可能累及双侧。肿胀以耳垂为中心,皮肤发红、发热,触之有明显压痛。例如,患者会感觉腮腺部位有明显的胀痛感,且随着病情进展,肿胀程度可能逐渐加重。
导管口红肿,压迫腮腺时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溢出。这是因为炎症导致导管堵塞,分泌物潴留,进而引起化脓,挤压腮腺时脓液从导管口排出。
2.全身表现: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白细胞计数升高等全身感染症状。高热时体温可达到39℃-40℃以上,全身不适,精神萎靡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完全稳定,高热时更易出现惊厥等情况;而老年患者可能因高热导致心肺功能负担加重,出现心悸、气促等表现。
四、诊断
1.体格检查:通过触诊腮腺部位,了解肿胀、压痛情况,观察导管口有无脓液溢出等。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存在细菌感染。例如,白细胞计数可能超过1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大于70%。
3.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可发现腮腺肿大,内部回声不均匀等改变,有助于辅助诊断。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CT检查也可用于进一步明确腮腺内的病变情况。
五、治疗
主要是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要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等漱口,促进唾液分泌,如鼓励患者多饮水、咀嚼无糖口香糖等,以增加唾液分泌,冲刷口腔及腮腺导管,利于炎症消退。对于形成脓肿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切开引流术。
六、预防
1.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老年人和儿童等易感人群,应注意加强营养,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例如,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适度运动,儿童可通过户外活动、均衡饮食来增强体质。
2.保持唾液正常分泌:积极预防和治疗导致唾液分泌障碍的疾病,如及时治疗急性传染病等。在腹部大手术后等情况时,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唾液分泌情况,必要时采取措施促进唾液分泌,如鼓励患者早期活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