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如何检查
哮喘的诊断涉及病史和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变应原检测及其他检查。病史采集需了解症状等情况,体格检查发作时有相应表现;肺功能检查包括通气、舒张、激发试验等;胸部X线发作时过度通气,CT用于鉴别;变应原检测有体内外方法;其他检查有动脉血气分析等。
一、病史和体格检查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的发作情况,包括发作的频率、诱因(如接触过敏原、运动、呼吸道感染等)、发作时间特点(昼夜规律等)、缓解方式等,同时了解既往病史(如过敏史、家族哮喘史等)以及用药史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哮喘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因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哮喘症状可能有变化,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接触污染空气等会增加哮喘发病风险或影响病情。
2.体格检查:发作时可发现患者呼吸频率增快、胸廓过度充气、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等,缓解期体格检查可无明显异常,但对于有长期哮喘病史的患者可能存在肺功能下降相关体征。
二、肺功能检查
1.通气功能检测:是诊断哮喘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在发作期,可出现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FEV/FVC(用力肺活量)比值降低等通气功能障碍表现;缓解期部分患者肺功能可恢复正常。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其配合度,可通过玩具引导等方式协助完成检查。
2.支气管舒张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可逆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如FEV较用药前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提示存在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有助于哮喘的诊断。
3.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反应性。通过吸入激发剂使气道收缩,观察FEV等指标的变化,阳性提示气道高反应性,常见于哮喘患者,但该检查一般用于非急性发作期且临床怀疑哮喘但通气功能检测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患者,儿童进行该项检查需谨慎评估风险。
三、胸部X线或CT检查
1.胸部X线:哮喘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通气状态;在缓解期可无明显异常。对于反复发作哮喘或有其他肺部症状不典型的患者,胸部X线有助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气胸等。不同年龄患者胸部X线表现可能因胸廓发育等因素有一定差异,儿童胸部X线相对更需关注辐射剂量问题。
2.胸部CT:一般不作为哮喘的常规检查,但对于诊断不明确、需要与其他肺部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鉴别时可考虑进行胸部CT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肺部结构情况。
四、变应原检测
1.体内变应原检测:包括皮肤点刺试验等,通过将常见变应原刺入皮肤,观察皮肤反应来判断患者是否对该变应原过敏,有助于明确哮喘的过敏原,指导避免接触过敏原等防治措施。不同年龄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的操作和结果判读需考虑年龄因素影响,儿童皮肤较娇嫩,操作时需更加轻柔。
2.体外变应原检测:通过检测血清特异性IgE等指标来判断患者的变应原致敏情况,对于无法进行体内试验的患者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五、其他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在重度或危重度哮喘发作时,可出现低氧血症、PaCO升高、pH值下降等,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
2.痰液检查:诱导痰液进行细胞学等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对于了解气道炎症情况有一定帮助,但该检查一般在科研等特殊情况下使用,临床常规应用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