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巧克力囊肿怎么办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类型,成因与经血逆流等有关,诊断可依据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血清CA125测定,治疗有药物和手术等方式,药物包括短效避孕药、孕激素、GnRH-a等,手术分保留生育功能、保留卵巢功能、根治性手术,治疗后需随访监测,特殊人群如育龄期、接近绝经期及有基础疾病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定义与成因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常见类型,是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卵巢内生长,随着月经周期出血形成的囊肿,内含暗褐色、似巧克力样糊状陈旧血性液体。其成因与经血逆流、遗传因素、免疫炎症反应等有关,比如经血中的子宫内膜细胞种植在卵巢表面并生长,逐渐形成囊肿。
二、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诊断方法
1.症状与体征:患者可能有痛经(进行性加重)、不孕、性交疼痛等症状,妇科检查可触及与子宫粘连的囊性包块,有轻压痛。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方法,可发现卵巢内囊性暗区;磁共振成像(MRI)对诊断也有一定价值,能更清晰显示病变范围和特征。
3.血清CA125测定:部分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可能升高,但该指标特异性不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三、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
短效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减少雌激素分泌,使异位内膜萎缩,常用药物如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同年龄、健康状况的患者使用需考虑个体差异。
孕激素:如甲地孕酮等,可使异位内膜蜕膜化并萎缩,适用于有生育要求或不耐受手术的患者,但要注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对不同年龄患者的影响。
GnRH-a:如亮丙瑞林等,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导致卵巢激素水平显著下降,使异位内膜萎缩,适用于病情较重或需要术前缩小病灶的患者,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等问题,需关注不同年龄患者的骨健康情况。
2.手术治疗: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尽量切除病灶,保留卵巢功能,但术后有复发可能,不同年龄患者术后生育机会不同,需评估。
保留卵巢功能手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但希望保留部分卵巢功能的患者,切除盆腔内病灶及子宫,保留至少一侧卵巢或部分卵巢组织。
根治性手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且病情严重的患者,切除子宫、双侧附件及盆腔内所有异位内膜病灶,术后需注意激素替代治疗等相关问题。
四、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随访与监测
1.定期复查:治疗后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等,监测囊肿是否复发及病情变化。不同年龄患者复查间隔可能不同,年轻有生育需求者可能更频繁关注卵巢功能和囊肿情况。
2.症状观察:患者自身要注意观察痛经、月经情况、腹痛等症状有无变化,若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期女性:若有生育计划,在治疗过程中需与医生充分沟通治疗方案对生育的影响,如手术可能影响卵巢储备功能等,要根据自身具体病情和生育期望制定个性化方案。
2.接近绝经期女性:对于接近绝经期且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可密切观察,根据病情进展及身体状况决定治疗方案,同时需关注更年期相关症状及激素变化对身体的影响。
3.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若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及治疗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制定更谨慎的治疗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