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情况
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总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病因与病毒、细菌感染及机体防御功能、生活方式、基础疾病等有关,临床表现分普通感冒、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等,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血常规等,治疗以对症为主,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
病因:病毒感染占70%-80%,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细菌感染多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常见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机体劳累、受凉、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因素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致使原存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或直接接触含有病原体的患者喷嚏、空气飞沫而感染。不同年龄人群因生活方式、免疫力等不同,易感性有差异,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呼吸道防御能力减弱,也是易感人群。长期吸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的患者,由于基础疾病影响机体免疫等功能,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情可能更易加重且恢复相对较慢。
临床表现: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表现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急性病毒性喉炎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息声。
细菌性咽-扁桃体炎: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到39℃以上。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血常规等检查。病毒感染时,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增多,有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核左移现象。
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为主,同时戒烟、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防治继发细菌感染。对于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缓解症状;对于细菌感染,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但需遵循优先非药物干预原则,如休息、多饮水等,在药物使用上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等,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药物等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密切观察体温、精神状态等。要保证充足休息,多饮水,饮食清淡易消化。若出现高热,需采取适当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等,同时由于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用药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要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肺炎等。需注意保暖,保证营养摄入,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用药时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
孕妇:孕妇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要谨慎用药,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一般轻度感染可通过休息、多饮水等缓解,若病情较重,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治疗,同时要注意观察自身和胎儿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