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哮喘有区别吗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有广泛多变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及反复发作症状;过敏性哮喘是其特殊类型,由过敏原引发,支气管哮喘病因复杂,过敏性哮喘与过敏原密切相关,发病特点不同,诊断要点有别,治疗原则中过敏性哮喘需重避免接触过敏原,两者均需相应药物治疗等。
一、概念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过敏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过敏原引起的哮喘,过敏原通过吸入、食入或接触等途径进入机体后,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从而引发哮喘症状。
二、过敏原相关性
支气管哮喘:病因相对复杂,除了过敏因素外,还可能与感染(如病毒、细菌等感染)、气候变化、运动、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遗传因素等有关,并非所有支气管哮喘都由过敏引起。例如,有些患者可能因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发作,感染并非过敏原,但可导致气道炎症反应。
过敏性哮喘:明确与过敏原密切相关,过敏原是触发其发病的关键因素。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霉菌孢子、动物毛发皮屑等)、食入性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例如,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传播季节接触花粉后,容易诱发哮喘发作。
三、发病特点
支气管哮喘:发病诱因除过敏外还有多种其他因素,发病年龄跨度较广,儿童和成人都可发病。其症状的发作不一定与特定过敏原接触直接相关,可能在没有明显过敏原接触的情况下,因其他因素诱发。
过敏性哮喘:发病往往与特定过敏原接触有明显关联,有较明显的过敏体质倾向,在儿童中相对常见,很多患儿在婴幼儿期就可能因接触过敏原而发病。例如,有家族过敏史的儿童,接触过敏原后更易发生过敏性哮喘。
四、诊断要点
支气管哮喘: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等综合诊断。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等症状,肺功能检查显示可逆性气流受限(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或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等)。但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
过敏性哮喘:除了遵循支气管哮喘的一般诊断要点外,还需要进行过敏原检测来明确过敏原。过敏原检测方法包括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通过检测发现患者存在对某种特定过敏原的免疫反应,有助于明确过敏性哮喘的诊断。例如,皮肤点刺试验显示对尘螨呈阳性反应,结合临床症状可辅助诊断尘螨过敏性哮喘。
五、治疗原则
支气管哮喘:治疗主要包括脱离诱因、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等)。对于非过敏因素诱发的支气管哮喘,治疗重点在于针对炎症和气流受限进行干预。
过敏性哮喘:治疗首先强调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预防过敏性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例如,对花粉过敏者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室内关闭门窗并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同时,也需要进行与支气管哮喘类似的药物治疗,但避免接触过敏原是其独特的重要治疗环节。对于儿童过敏性哮喘患者,更要注重环境中过敏原的规避,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和生活环境特点决定了避免过敏原接触对病情控制至关重要,如选择防螨的床上用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