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流感会传染吗
流感是传染性较强的疾病,通过飞沫和接触被污染物品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老人及有基础病史者更需注意,潜伏期就具传染性,发病急性期传染性最强,预防可从个人防护(戴口罩、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环境防控(室内通风、物体表面消毒)及特殊人群防护重点(儿童避免去密集场所、老人减少外出等)方面进行。
一、流感的传染性
流感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当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周围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有可能被感染;另外,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自己的口、鼻、眼等黏膜而感染。
(一)传播的人群范围及特点
流感在人群中普遍易感,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有不同病史的人群都可能被感染。一般来说,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比成年人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且感染后症状可能相对更严重;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较弱,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而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人群,免疫力相对较低,也更易感染流感。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例如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患者,感染流感后可能会使基础病情加重,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
(二)潜伏期与传染性
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在潜伏期内,感染者虽然可能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已经具有传染性,能够向周围人群传播流感病毒。而在发病后的急性期,即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的时期,传染性最强,随着病程进展,传染性会逐渐减弱,但在发病后的5天内,成人和较大儿童仍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二、预防流感传播的措施
(一)个人防护方面
1.佩戴口罩:在流感流行季节,外出时应佩戴有效的防护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等,可有效阻挡含有病毒的飞沫吸入。
2.注意手卫生:勤用肥皂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情况下,要及时洗手,洗手时间应不少于20秒,通过洗手可以减少手上沾染的病毒,避免接触黏膜后感染。
3.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与他人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一般建议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以减少与流感患者飞沫接触的机会。
(二)环境防控方面
1.室内通风:保持居住和工作场所的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良好的通风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
2.物体表面消毒:定期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如门把手、桌椅、电脑键盘鼠标等,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三)特殊人群的防护重点
1.儿童:儿童应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家长要注意为儿童勤洗手,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以增强儿童自身的免疫力。同时,在流感流行季节,可以考虑为儿童接种流感疫苗。
2.老年人: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居住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通风和消毒。家人应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督促老年人按时作息,合理饮食,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3.有基础病史人群:这类人群除了要做好上述个人防护和环境防控措施外,还应严格按照医嘱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复诊。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流感后引发基础病情加重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