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增生是因子宫内膜腺体过度生长致的妇科疾病,由体内雌激素持续升高缺孕激素拮抗引发,有异常子宫出血等表现,分单纯性、复杂性、不典型增生,可通过超声、诊刮、宫腔镜检查,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风险因素影响,不同人群需注意相应事项,需重视并据病情个体情况采取治疗监测措施
一、定义
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由于子宫内膜腺体过度生长所引起的妇科疾病,是子宫内膜对机体高雌激素状态的一种生理反应。
二、发病机制
通常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持续升高,而缺乏孕激素的拮抗,使得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从而出现过度增生的情况。例如,长期无排卵的女性,因为没有排卵过程,也就没有孕激素的分泌,子宫内膜就会在单一雌激素的作用下不断增生。
三、临床表现
1.异常子宫出血:是最常见的症状,可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比如有些女性原本规律的月经变得间隔时间不固定,经期延长至10天以上,经量较之前明显增多等。
2.其他: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仅在体检或其他检查时被发现。
四、分类
1.单纯性增生:腺体数量增加,腺体囊性扩张,腺上皮细胞形态正常。
2.复杂性增生:腺体高度增生,拥挤,结构复杂,腺上皮细胞有异型性,但无间质浸润。
3.不典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腺体增生明显,细胞有异型性,可伴有间质浸润。
五、相关检查
1.超声检查:可以了解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等情况,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增生。例如经阴道超声能够较为清晰地观察子宫内膜的状况。
2.诊断性刮宫: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增生的类型等情况。
3.宫腔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宫腔内的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于发现宫腔内的病变有重要意义。
六、风险因素
1.年龄: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出现无排卵,从而增加子宫内膜增生的风险;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也可能引发子宫内膜增生。
2.生活方式:长期肥胖的女性,脂肪组织可以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增加子宫内膜增生的几率;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而没有合理使用孕激素拮抗的女性,也容易出现子宫内膜增生。
3.病史: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的女性,由于存在排卵障碍等问题,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容易并发子宫内膜增生;有乳腺癌病史且长期使用他莫昔芬等药物的女性,也可能因药物的雌激素样作用而增加子宫内膜增生的风险。
七、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青春期女性:需关注月经情况,如有月经紊乱等异常应及时就医。因为青春期子宫内膜增生可能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早期发现和干预很重要。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体重,避免因肥胖等因素加重病情。
2.育龄期女性:可能会影响生育,如不典型增生可能增加不孕或流产的风险。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3.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增生有一定的癌变风险,需更加重视。要密切关注阴道出血等症状,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诊。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总之,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妇科疾病,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应根据具体的病情和个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或监测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