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有哪些
上呼吸道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解热镇痛抗炎、镇咳祛痰等药物治疗,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用药各有注意事项,如儿童需选适合剂型、精准剂量,孕妇用要权衡利弊,老年人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及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一、抗病毒药物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是常用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可缩短流感患者病程,减轻症状严重程度,研究表明其能降低流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尤其适用于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扎那米韦也属于此类药物,适用于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但使用时需通过吸入方式给药。
2.利巴韦林:可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有体外实验及部分临床研究显示其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使用时需注意其可能的不良反应,如贫血等,且孕妇及备孕期女性禁用。
二、解热镇痛抗炎药物
1.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缓解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是非甾体类抗炎药中相对较为安全的药物,对胃肠道刺激较小,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包括儿童)在合理使用情况下可有效退热镇痛,但需注意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适用剂型及剂量范围需严格把控,避免过量使用导致肝损伤等不良反应。
2.布洛芬: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可用于缓解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发热、疼痛等症状,其退热起效较快,维持时间较长,但对于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儿童使用时也需根据体重等情况选择合适剂型及剂量。
三、镇咳祛痰药物
1.右美沙芬:为中枢性镇咳药,适用于无痰干咳,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但对于痰多的患者需慎用,以免抑制痰液排出,导致痰液在气道内积聚。
2.氨溴索:属于黏液溶解剂,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伴有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均可使用,但需注意用药后的痰液排出情况及可能出现的轻微胃肠道不适等反应。
3.愈创甘油醚:是祛痰剂,能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支气管黏液分泌增加,降低痰液黏度,促进痰液排出,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多痰。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用药需格外谨慎,应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如儿童专用的混悬剂、糖浆剂等。避免使用成人剂型可能导致的剂量不准确问题。对于退热药物,儿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时,需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剂量,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体温变化、有无皮疹等过敏表现。同时,镇咳祛痰药物的选择需根据儿童具体病情,如痰多儿童不宜使用强力镇咳药,以免影响痰液排出。
2.孕妇:孕妇上呼吸道感染用药需权衡利弊。某些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孕妇禁用。解热镇痛药物中,对乙酰氨基酚相对较为安全,在医生指导下可短期使用,而布洛芬在孕期尤其是孕晚期需谨慎使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镇咳祛痰药物的使用也需在医生评估后进行。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在使用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例如,老年人可能同时服用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如抗凝药物等,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肾损伤等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及调整用药方案。同时,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及耐受能力下降,用药后需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如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