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的症状
急性脑梗死常见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运动、言语、吞咽障碍,还有一般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其发生机制是血管阻塞致缺血缺氧及神经功能传导受阻
一、急性脑梗死的常见症状
1.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可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例如拿东西时突然拿不住,走路时单侧下肢无力,容易摔倒等。这是因为脑梗死影响了大脑对肢体运动的调控区域,导致相应肢体的运动传导受到阻碍。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表现可能有差异,老年人可能因本身存在一定的肌肉萎缩等基础情况,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而青壮年发病时症状相对更明显。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出现运动功能障碍时需高度警惕急性脑梗死。
言语功能障碍:可表现为说话不清楚,不能流利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理解别人话语困难等。这是由于脑梗死累及了语言中枢相关区域,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功能。在性别方面,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大量吸烟、饮酒者,患脑血管疾病风险高,言语功能障碍出现的概率可能相对增加。
吞咽功能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喝水时容易呛咳等情况。这是因为脑梗死可能影响了吞咽相关神经的功能,导致吞咽反射异常。对于老年人,本身吞咽功能可能随年龄增长有所减退,发生急性脑梗死时吞咽障碍可能更严重,需特别注意预防误吸导致肺炎等并发症。
2.一般症状
头痛:有些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可能是由于脑血管梗死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颅内压变化等因素导致。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部分患者为胀痛,部分为刺痛等。对于有偏头痛病史的人群,发生急性脑梗死时头痛表现可能与既往偏头痛有所不同,需要仔细鉴别。
头晕:患者常感觉头晕,可伴有站立不稳等表现。这是因为脑梗死影响了脑部的平衡调节中枢等相关区域,导致平衡感失调。在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中,发生急性脑梗死出现头晕症状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这可能与脑梗死引起的颅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等因素有关。对于儿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更需要警惕,因为儿童急性脑梗死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及时诊断处理,其呕吐表现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胃肠道疾病等而延误病情。
二、急性脑梗死症状的发生机制
1.血管阻塞导致缺血缺氧
急性脑梗死通常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阻塞,如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或者其他部位的栓子脱落堵塞脑血管等。血管阻塞后,相应供血区域的脑组织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从而发生缺血、缺氧,进而影响脑组织的正常功能,出现上述各种症状。例如,大脑中动脉阻塞时,往往会导致对侧肢体的运动、感觉障碍以及言语等功能异常,这是因为大脑中动脉是供应大脑半球重要区域的主要血管之一,其阻塞会严重影响相关区域的脑组织功能。
2.神经功能传导受阻
由于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细胞受损,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神经冲动的传导受阻。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例,大脑皮层发出的运动指令需要通过神经纤维传导到相应的肌肉组织来完成运动动作,当脑梗死区域影响了运动传导通路时,运动指令无法正常传递,就会出现肢体无力等运动功能障碍症状。在不同年龄层中,儿童的神经传导通路相对较“娇嫩”,急性脑梗死对其神经功能传导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恢复过程也可能相对复杂;老年人则可能因为本身存在神经传导通路的一定退变,症状表现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