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与支气管炎的主要区别
支气管肺炎与支气管炎在定义与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差异、影像学表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特殊人群情况等方面存在不同。支气管肺炎累及终末气道、肺泡及肺间质等,起病急,有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肺部有固定中细湿啰音,X线有斑片状阴影,病情相对重,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有不同特点;支气管炎局限在支气管,先有上感症状,以咳嗽为主,肺部有不固定干湿啰音,X线多无明显异常,病情一般较轻,预后较好,特殊人群也各有特点。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支气管肺炎:是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病变部位主要在终末气道、肺泡及肺间质等。多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婴幼儿时期多见,由于婴幼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如气道狭窄、纤毛运动功能差等,易患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炎:主要是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发病部位局限在支气管。可由微生物感染、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等引起,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儿童相对多见,与儿童呼吸道防御功能不完善等因素有关。
二、临床表现差异
症状表现
支气管肺炎:一般起病较急,主要症状有发热,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热,也可为弛张热或稽留热,婴幼儿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咳嗽,早期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有痰,部分患儿可出现气促,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可达40-80次/分,严重时可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等,还可伴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支气管炎: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之后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开始为干咳,以后有痰,婴幼儿症状较重,可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一般全身症状较轻,无明显气促及发绀等表现,发热程度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很少出现高热不退及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体征表现
支气管肺炎:肺部可听到固定的中、细湿啰音,以背部两侧下方及脊柱两旁较多,于深吸气末更明显。
支气管炎:肺部呼吸音粗糙,可有不固定的散在的干啰音和粗中湿啰音,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三、影像学表现不同
支气管肺炎:胸部X线检查可见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状阴影,或两肺下野、中内带出现大小不等的点状或小斑片状影,可融合成大片状阴影。
支气管炎:胸部X线检查大多无明显异常改变,或仅有肺纹理增粗、紊乱等表现。
四、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区别
支气管肺炎:病情相对较重,尤其是婴幼儿,若治疗不及时或病情较重,可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脓胸、脓气胸等严重并发症,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规范及患儿自身情况等有关,部分患儿经积极治疗可痊愈,但有基础疾病或病情重的患儿可能留有后遗症。
支气管炎:病情一般相对较轻,经过积极治疗后大多可在1-2周内痊愈,预后较好,少数患儿可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但相对较少见。
特殊人群情况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支气管肺炎在婴幼儿中发病率高且病情变化快,应密切观察呼吸、体温等情况,一旦出现气促、精神差等表现需及时就医;支气管炎在婴幼儿中可能症状相对更明显,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痰液等。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下降,无论是支气管肺炎还是支气管炎,病情发展可能较隐匿,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如发热不明显等,应加强病情监测,注意休息,保证营养摄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
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心脏病、肺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支气管肺炎时更容易出现病情加重,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呼吸功能等,需要更积极地治疗原发病并控制肺部感染;支气管炎也可能因基础疾病的存在而使病情恢复较慢,要综合评估基础疾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