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是怎么感染的
霉菌性阴道炎的感染途径包括内源性感染(如全身及阴道局部免疫下降时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和外源性感染(性生活传播、接触感染物品);不同人群有不同感染特点,育龄女性因性生活活跃等易感染,孕妇因激素等变化易感染且治疗需谨慎,糖尿病患者因血糖等因素易感染且易复发难治疗;预防措施有保持阴道局部清洁卫生、注意个人卫生用品选择使用、合理用药与提高免疫力、注意性生活卫生。
一、霉菌性阴道炎的感染途径
(一)内源性感染
白色念珠菌是霉菌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它本身是人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在阴道环境平衡时不致病。当全身及阴道局部免疫能力下降,尤其是局部细胞免疫力下降时,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发炎症。例如,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局部环境改变,阴道糖原增加,酸度增高,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生长繁殖,易患霉菌性阴道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人群,会抑制阴道内其他细菌生长,破坏了阴道内菌群的平衡,使得白色念珠菌相对增多,从而引发感染。
(二)外源性感染
性生活传播:与感染白色念珠菌的性伴侣发生性行为,可能会被传染。研究表明,女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性伴侣中,约有一定比例会携带白色念珠菌。
接触感染物品:接触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公共卫生用品,如公共浴池的坐椅、公共厕所的马桶、共用的浴巾等,都有可能间接感染霉菌性阴道炎。例如,在公共浴室中,若坐椅被白色念珠菌污染,健康人接触后就可能导致感染。
二、不同人群的感染特点及相关因素
(一)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性生活相对活跃,且激素水平波动较大,阴道局部环境易受影响。性生活时若不注意卫生,或性伴侣携带病原体,都增加了感染风险。同时,育龄女性可能因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导致免疫力下降,也容易诱发霉菌性阴道炎。
(二)孕妇
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阴道酸度升高,为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此外,孕妇的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白色念珠菌的侵袭,而且孕期机体的生理变化使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时需要更加谨慎,因为一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
(三)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升高,阴道pH值改变,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同时,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通常也会受到影响,进一步增加了霉菌性阴道炎的感染几率,且糖尿病患者的霉菌性阴道炎容易反复发作,治疗相对困难。
三、预防霉菌性阴道炎感染的措施
(一)保持阴道局部清洁卫生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清洗时要注意由前向后清洗,防止肛门周围的细菌污染阴道。
(二)注意个人卫生用品的选择与使用
选择透气性好、舒适的棉质内裤,并勤换内裤,换洗的内裤要放在阳光下暴晒,利用紫外线杀菌。不与他人共用浴巾、浴盆等个人卫生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三)合理用药与提高免疫力
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如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及规范的药物治疗等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从而降低霉菌性阴道炎的感染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四)注意性生活卫生
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都应清洗外生殖器,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如果性伴侣患有霉菌性阴道炎,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或使用安全套防止交叉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