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肺气肿x线表现
阻塞性肺气肿的X线表现包括胸廓改变(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肋骨走向变平)、肺部透亮度改变(肺野透亮度增高、肺血管纹理变细稀疏)、肺大疱表现(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周围肺组织受压)、膈面改变(膈低平、膈运动减弱),这些表现与患者病史、生活方式、病情严重程度等相关。
一、胸廓改变
1.胸廓前后径增大:正常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约为1:1.5,阻塞性肺气肿时胸廓前后径增大,可接近或等于左右径,呈桶状胸。这是因为肺泡过度充气,肺容积增大,导致胸廓形态发生改变,从X线片上可清晰看到胸廓前后径增宽的表现,与年龄、长期吸烟等因素导致的肺部气体潴留有关,长期吸烟的患者由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刺激,气道炎症反应,气体排出受阻,更易出现这种胸廓改变。
2.肋骨走向变平:肋骨走行变得水平,与脊柱的夹角变小。这是由于肺部过度充气,胸廓扩张,肋骨受到长期的向外向上的压力,使得肋骨的正常走行发生改变,在X线影像上表现为肋骨平举,该表现与患者的病史,如长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相关,病史越长,这种胸廓改变可能越明显。
二、肺部透亮度改变
1.肺野透亮度增高:肺部的透亮度明显增加,比正常肺组织的透亮度高。这是因为肺气肿时肺泡内过度充气,含气量增多,使得X线穿过肺部时吸收减少,从而在X线片上显示肺野透亮度增高。这种改变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长期处于污染环境或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更易发生肺泡过度充气,导致肺野透亮度增高,不同年龄的人群均可发生,但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群发生率相对较高。
2.肺血管纹理改变:肺血管纹理变细、稀疏。由于肺泡过度扩张,肺毛细血管床受压,肺血管床减少,使得肺内的血管纹理显示变细、数量减少。例如在X线片上可见肺野外带的血管纹理明显减少,这种改变与患者的病史有关,有长期阻塞性肺气肿病史的患者,肺血管纹理改变会更加显著,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为病程较长,肺血管纹理改变更明显。
三、肺大疱表现
1.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部分患者可出现肺大疱,表现为肺内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的透亮区,壁薄而清晰。肺大疱是由于肺泡破裂融合形成,在X线片上呈现为边界清楚的透亮影。其形成与患者的肺部病理改变相关,长期的气道阻塞导致肺泡内压力增高,肺泡破裂融合,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能出现,但有长期吸烟史的中老年患者发生肺大疱的概率相对更高,生活方式中吸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2.周围肺组织受压:肺大疱周围的肺组织可受压,表现为肺纹理向肺大疱周围聚拢等改变。这是因为肺大疱占据了肺内的空间,对周围肺组织产生压迫,在X线影像上可以观察到这种周围肺组织受压的表现,该表现与肺大疱的大小和数量有关,较大的肺大疱或数量较多的肺大疱对周围肺组织的压迫更明显,患者的病史和病情严重程度会影响肺大疱的大小和数量。
四、膈面改变
1.膈低平:膈肌位置降低,变得低平。由于肺部过度充气,胸腔压力增高,使得膈肌向下移位,在X线片上可见膈顶位置低于正常。这与肺气肿导致的肺容积增大有关,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能出现,但长期患病的中老年患者膈肌低平的表现可能更突出,年龄因素加上长期的肺部疾病,会使膈肌的位置改变更加明显。
2.膈运动减弱:膈肌的运动幅度减小。因为肺气肿患者的肺组织弹性减退,膈肌的运动受到限制,在X线透视下可观察到膈肌运动减弱。这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病情较重的患者膈肌运动减弱更显著,生活方式中是否戒烟等也会影响膈肌的运动功能,戒烟有助于改善膈肌的运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