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会得甲沟炎吗
手会得甲沟炎,其原因包括指甲修剪不当、外伤、长期浸水、职业因素、疾病影响等;表现有急性的红、肿、热、痛及可能形成脓肿,慢性的皮肤增厚、粗糙等;预防要正确修剪指甲、避免外伤、减少浸水时间、注意卫生、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处理上急性期轻度可消毒,脓肿需引流,慢性期保持清洁,顽固时考虑手术。
一、手得甲沟炎的原因
1.指甲修剪不当:如果将指甲剪得过于短,尤其是两侧的角,新长出来的指甲就容易往肉里长,从而引发甲沟炎。比如一些人习惯把指甲剪得很短很齐,尤其是儿童,家长如果给孩子剪指甲过短,就增加了手部患甲沟炎的风险。
2.外伤:手部受到微小创伤,如刺伤、擦伤、逆剥或剪指甲过深等,细菌容易侵入伤口导致感染。例如手部被木刺、竹签等刺伤后,如果没有及时正确处理,就可能引发甲沟炎。
3.长期浸水:手部长期接触水,比如厨师、洗衣工、家庭主妇等需要长时间双手浸泡在水中的人群,指甲周围的皮肤屏障功能会受损,容易引发甲沟炎。因为皮肤长期浸水后变得柔软,细菌更易侵入,而且水分会使指甲及周围组织的抵抗力下降。
4.职业因素:某些特殊职业人群手部患甲沟炎的几率较高,如需要频繁接触化学物质、机械刺激等的工作者。比如从事建筑工作的人,手部经常接触砂石等,容易造成手部皮肤和指甲的损伤,增加甲沟炎的发病可能。
5.疾病影响:一些疾病也可能增加手部患甲沟炎的风险,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手部的甲沟炎,而且感染后不易愈合。
二、手甲沟炎的表现
1.急性甲沟炎:早期表现为指甲周围组织的红、肿、热、痛,一般先发生在一侧甲沟皮下,随后可能蔓延。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形成脓肿,脓肿可自行破溃,也可能需要切开引流。在急性期,如果不及时处理,感染可能会加重,甚至导致指甲周围组织的坏死。
2.慢性甲沟炎:病程较长,表现为指甲周围皮肤的增厚、粗糙、脱屑,甲沟潮红,有少量渗出,但疼痛相对急性甲沟炎较轻。慢性甲沟炎容易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可能会影响指甲的生长,导致指甲变形、变色等。
三、手甲沟炎的预防措施
1.正确修剪指甲:指甲不要剪得太短,一般保持指甲前缘与指尖平齐即可,两侧的指甲角不要过度修剪,留出一点,让指甲自然覆盖甲床。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掌握好剪指甲的尺度,避免剪伤。
2.避免手部外伤:在进行可能会损伤手部的活动时,要采取防护措施,如在接触尖锐物品、进行机械操作等时佩戴手套。一旦手部发生微小创伤,要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防止细菌感染。
3.减少手部浸水时间:如长时间需要双手浸水的工作,可佩戴防水手套,并且在工作结束后及时擦干双手,保持手部干燥。
4.注意手部卫生:保持手部清洁,定期洗手,尤其是在接触污物后要及时清洗。
5.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控制病情,严格控制血糖,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四、手甲沟炎的处理原则
1.急性期处理:如果是轻度的急性甲沟炎,红肿不严重时,可以用碘伏等消毒剂局部消毒,保持局部清洁,避免进一步感染。如果已经形成脓肿,通常需要进行切开引流,排出脓液。
2.慢性期处理:慢性甲沟炎的处理相对复杂,需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刺激。可以使用一些温和的抗菌药物软膏涂抹,但如果病情顽固,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拔甲术等,但手术治疗需要谨慎评估,根据具体病情由医生决定。
总之,手是有可能得甲沟炎的,通过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发病风险,一旦发病要根据病情及时进行合理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