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吃什么药
药物分为控制性药物和缓解性药物。控制性药物中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气道炎症控制哮喘,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白三烯调节剂调节白三烯生物活性改善症状,适用于各年龄段尤其特定哮喘;长效β受体激动剂舒张平滑肌,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用于哮喘控制不佳患者。缓解性药物中的短效β受体激动剂迅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短效吸入型抗胆碱能药物舒张支气管,与短效β受体激动剂联合增强平喘效果。
一、控制性药物
(一)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1.作用机制: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来控制哮喘症状,是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可减轻气道黏膜水肿、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其能有效减少哮喘发作频率、改善肺功能。例如,多项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显示,长期规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肺通气功能指标如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等得到显著改善。
2.适用人群及考虑因素:适用于各年龄段哮喘患者,但儿童使用时需注意选择合适的剂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以确保药物有效吸入且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对于有激素使用禁忌证的患者则不适用,同时需考虑患者的病史,如是否有激素相关的既往不良反应等情况。
(二)白三烯调节剂
1.作用机制: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减轻气道炎症和痉挛。临床研究发现,白三烯调节剂可改善哮喘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例如,相关研究显示,使用白三烯调节剂的患者在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上有明显提高,提示其对哮喘症状控制有积极作用。
2.适用人群及考虑因素:适用于各年龄阶段哮喘患者,尤其对于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等有一定优势。在使用时需考虑患者的病史,如是否对药物成分过敏等,儿童使用时也需按照合适的剂量规格进行。
(三)长效β受体激动剂
1.作用机制:选择性激动β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起到长效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常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发挥协同抗炎和平喘的作用。大量的临床联合用药研究证实,这种联合方案能更有效地控制哮喘症状,降低哮喘急性发作风险。
2.适用人群及考虑因素:适用于哮喘控制不佳需要联合治疗的患者,不同年龄患者均可使用,但需根据患者年龄选择合适的剂型,同时要考虑患者的心血管病史等,因为此类药物可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需谨慎评估。
二、缓解性药物
(一)短效β受体激动剂
1.作用机制:迅速激动气道平滑肌的β受体,快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喘息症状,起效迅速,一般几分钟内即可发挥作用。临床观察显示,短效β受体激动剂能快速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使呼吸困难等症状得到缓解。
2.适用人群及考虑因素:适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时缓解症状,各年龄患者均可使用,但儿童使用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需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同时要考虑患者是否有β受体激动剂相关的不良反应史等情况。
(二)短效吸入型抗胆碱能药物
1.作用机制: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起到舒张支气管的作用,与短效β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时,可产生协同的支气管舒张作用,增强平喘效果。多项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表明,两者联合使用能更有效地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缓解急性发作症状。
2.适用人群及考虑因素:适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各年龄患者均可使用,在使用时需考虑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前列腺增生、青光眼等,因为该类药物可能会加重这些疾病的症状,儿童使用时也需谨慎评估其适用性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