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样改变是怎么回事
宫颈糜烂样改变大多为生理现象,由雌激素作用致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所致,青春期、生育期、妊娠期女性易出现,通常无症状;病理性多由宫颈慢性炎症、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癌等引起,可伴异常症状。诊断靠妇科检查和宫颈癌筛查,生理性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定期筛查,病理性则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治疗,如炎症用药、病变或癌采取锥切、放化疗等。
一、宫颈糜烂样改变的定义
宫颈糜烂样改变曾是一个常见的妇科术语,过去认为它是一种病理改变,但实际上它大多是一种生理现象。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柱状上皮外移至宫颈阴道部,使得宫颈局部呈现出糜烂样的改变外观。
二、生理性宫颈糜烂样改变的相关情况
1.好发人群及时期
青春期、生育期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比较容易出现生理性的宫颈糜烂样改变。妊娠期女性因为雌激素的影响,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
对于青春期女性,随着年龄增长、体内激素水平逐渐稳定,部分生理性宫颈糜烂样改变可能会自行缓解;生育期女性在妊娠结束后,若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也有自行恢复的可能。
2.一般表现
生理性宫颈糜烂样改变通常没有明显症状,部分女性可能仅表现为白带略增多,但一般不会有异味、阴道瘙痒等异常情况。
三、病理性宫颈糜烂样改变的相关情况
1.常见病因
宫颈的慢性炎症是导致病理性宫颈糜烂样改变的常见原因,如宫颈炎反复发作等情况,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宫颈局部出现糜烂样改变。
宫颈的鳞状上皮内病变(如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以及宫颈癌也可能表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对于有性生活史且年龄在25-65岁的女性,若出现病理性宫颈糜烂样改变,需要进一步进行宫颈癌筛查,如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和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等,以排除宫颈病变甚至宫颈癌。
2.相关表现
病理性宫颈糜烂样改变可能伴有异常症状,如白带增多且伴有异味、阴道不规则出血(如接触性出血,即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现阴道出血)等。如果是宫颈病变或宫颈癌导致的,还可能出现下腹疼痛等不适,但下腹疼痛也可能由其他妇科疾病引起,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四、宫颈糜烂样改变的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宫颈的外观,初步判断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宫颈糜烂样改变。但肉眼观察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完全确诊。
2.宫颈癌筛查
TCT检查可以观察宫颈细胞的形态是否有异常,HPV检测可以判断是否感染了高危型或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如果TCT或HPV检测结果异常,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等,以明确宫颈是否存在病变。例如,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HPV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这种风险。
五、宫颈糜烂样改变的处理原则
1.生理性宫颈糜烂样改变的处理
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即可。因为生理性宫颈糜烂样改变多是激素变化引起的正常生理现象,过度治疗可能会对宫颈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对于青春期和妊娠期女性,更应遵循这一原则,密切观察即可,随着激素水平的变化,多数会自行恢复正常。
2.病理性宫颈糜烂样改变的处理
如果是宫颈慢性炎症导致的病理性宫颈糜烂样改变,需要根据炎症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炎症,但具体药物的使用需遵循规范的诊疗指南。如果是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或宫颈癌导致的宫颈糜烂样改变,则需要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宫颈锥切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患者,治疗方案会有所不同,例如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在治疗时会更注重保留生育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