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上下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感染在解剖部位、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上有差异。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感染局部症状为主、病程短,血常规病毒感染时白细胞等情况有特点,影像学无明显异常,可通过鼻咽拭子等查病原;下呼吸道包括气管等,感染全身及呼吸道症状重、病程长,血常规细菌感染时白细胞等有变化,影像学有病变表现,可通过痰培养等查病原。
一、解剖部位区分
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等。上呼吸道感染时,主要病变部位在鼻、咽、喉部,如急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状;咽炎可出现咽部疼痛、咽干等;喉炎会有声音嘶哑、喉部不适等。下呼吸道感染时,病变部位在气管、支气管及以下,如急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可伴有喘息等;肺炎时除了咳嗽、咳痰外,可能出现发热、气促、呼吸困难等,且肺部听诊可闻及啰音等。
二、症状表现差异
(一)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
1.局部症状为主:多数起病较急,主要有鼻塞、流涕、打喷嚏等鼻部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咽部不适、咽干、咽痛等,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如部分患者可有低热,体温多在38℃以下,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较轻。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时,可能以发热为突出表现,可伴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与儿童的生理特点有关,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后全身反应可能更明显,但局部症状相对成人可能不典型。
2.病程相对较短:上呼吸道感染一般病程在1-2周左右,多数可自行缓解。
(二)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
1.全身及呼吸道症状较重:起病可急可缓,除了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外,全身症状较明显,如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可伴有畏寒、寒战、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可能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甚至发绀等表现。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时,如肺炎,可能出现呼吸增快、鼻翼扇动、三凹征等,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密切观察,因为儿童的呼吸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进展可能影响呼吸功能。
2.病程相对较长: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病程一般在1-3周左右,病情严重的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恢复。
三、实验室检查辅助区分
(一)血常规
1.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例如,普通病毒性感冒患者血常规多显示白细胞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
2.下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可有核左移现象;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正常、偏低或稍高,淋巴细胞比例变化因病毒种类而异。如细菌性肺炎患者血常规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升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也会升高。
(二)影像学检查
1.上呼吸道感染:一般胸部影像学无明显异常。
2.下呼吸道感染: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病变。如支气管炎时,可表现为肺纹理增粗;肺炎时,可看到肺部有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等。对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胸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肺炎的部位、范围等,指导治疗。
四、病原学检查区分
(一)上呼吸道感染
可通过鼻咽拭子等标本进行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等明确病毒类型,如流感病毒感染时,可通过相关检测方法快速检测出流感病毒抗原或核酸。细菌感染时,可通过咽拭子培养等找到相应的致病菌。
(二)下呼吸道感染
可通过痰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等病原学检查明确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肺炎,痰培养可分离出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肺炎时,可通过支原体抗体检测(如IgM抗体)等辅助诊断,必要时可进行支原体核酸检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