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可治疗湿疹,常用补脾经、清大肠、推六腑、揉足三里等穴位及相应操作;治疗时需注意环境、皮肤状况、小儿配合度和持续疗程;湿疹患儿日常护理要注重皮肤清洁保湿、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调整饮食及避免搔抓。
一、小儿推拿治疗湿疹的常用穴位及操作
(一)补脾经
1.穴位位置:脾经位于小儿拇指桡侧缘。
2.操作方法:医者用拇指螺纹面旋推小儿拇指桡侧缘,操作约100-300次。脾经能健脾和胃、补血生肌,湿疹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通过补脾经可调节脾胃功能,改善湿疹相关的体质问题。
(二)清大肠
1.穴位位置:大肠穴位于小儿食指桡侧缘,自虎口至指尖成一直线。
2.操作方法:用拇指螺纹面从小儿虎口推向指尖,操作约100-300次。清大肠可清热导滞,湿疹患儿若有肠胃积热情况,清大肠能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帮助排出体内积热,缓解湿疹症状。
(三)推六腑
1.穴位位置:六腑位于小儿前臂尺侧缘,自elbow横纹头至腕横纹尺侧端成一直线。
2.操作方法: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自小儿elbow横纹头推向腕横纹尺侧端,操作约100-300次。推六腑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对于湿疹属热证的患儿适用,可帮助清除体内热邪。
(四)揉足三里
1.穴位位置:足三里位于小儿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2.操作方法:用拇指端揉小儿足三里穴,操作约100-200次。足三里是强壮要穴,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调补气血,有助于增强小儿体质,改善湿疹患儿的身体状况。
二、小儿推拿治疗湿疹的注意事项
(一)环境因素
1.治疗时应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在25℃-28℃左右,避免小儿因受凉或过热而引起身体不适,影响推拿效果。因为小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弱,适宜的环境温度有助于小儿放松身体,更好地接受推拿治疗。
(二)皮肤状况
1.若小儿湿疹处皮肤有破损、渗液等情况,应避免在破损处进行推拿操作,防止加重皮肤损伤和感染。因为破损的皮肤对外界刺激更敏感,推拿可能会导致局部刺激加重,不利于皮肤修复。
(三)小儿配合度
1.由于小儿年龄小,在推拿过程中可能不太配合,家长或医者要耐心安抚小儿,可通过轻柔的语言、玩具等吸引小儿注意力,确保推拿操作顺利进行。小儿不配合可能导致推拿力度不均匀或操作无法正常完成,影响治疗效果。
(四)持续疗程
1.小儿推拿治疗湿疹需要坚持一定的疗程,一般建议每周进行2-3次推拿,连续进行数周。因为湿疹的改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多次推拿调节小儿身体机能来逐步缓解症状,不能期望一次推拿就有明显效果。
三、湿疹患儿的日常护理配合
(一)皮肤护理
1.保持小儿皮肤清洁,用温水给小儿洗澡,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即可,水温要适宜,约37℃-38℃。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洗完澡后要及时擦干小儿皮肤,并涂抹温和的婴儿保湿霜,保持皮肤湿润。因为干燥的皮肤容易加重湿疹症状,而温和的保湿霜可以保护皮肤屏障。
(二)穿着方面
1.给小儿穿着宽松、柔软、棉质的衣物,避免穿着化纤材质或过紧的衣物。化纤材质的衣物容易刺激皮肤,过紧的衣物会摩擦皮肤,都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
(三)饮食方面
1.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乳母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海鲜等易致敏食物;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要选择合适的低敏配方奶粉。婴儿的饮食因素可能会影响湿疹情况,通过调整乳母饮食或选择合适奶粉可减少过敏相关因素对湿疹的影响。
(四)避免搔抓
1.要注意修剪小儿指甲,防止小儿搔抓湿疹处皮肤,以免引起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小儿搔抓会进一步刺激皮肤,导致湿疹症状加重,甚至引发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