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的药有哪些
文章介绍了用于支气管扩张的药物,包括抗感染药物(细菌感染相关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相关的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祛痰药物(黏液溶解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支气管舒张剂(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分别说明了各类药物的适用情况、作用机制、不同人群使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一、抗感染药物
(一)细菌感染相关药物
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适用于产β-内酰胺酶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发的支气管扩张情况,其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抗菌作用,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对上述常见致病菌感染有较好疗效,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只要无青霉素过敏史均可考虑使用,但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用,需注意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使用时可能因个体差异出现不同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等。
2.头孢曲松: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有抗菌活性,可用于支气管扩张合并细菌感染的治疗,通过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而杀菌,在临床中常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剂量调整,女性在妊娠期、哺乳期使用需权衡利弊,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
(二)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相关药物
1.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有效,通过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作用,对于支气管扩张合并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有较好疗效,不同年龄患者服用剂量不同,女性妊娠期使用需咨询医生,有肝功能不全者需慎用,使用后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2.左氧氟沙星: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也有一定抗菌活性,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Ⅳ,阻碍细菌DNA复制、转录和修复过程而杀菌,可用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治疗,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慎用,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需谨慎使用,使用后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
二、祛痰药物
(一)黏液溶解剂
1.氨溴索:可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其能有效改善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咳痰症状,不同年龄患者均可使用,女性妊娠期、哺乳期使用相对安全,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使用后偶见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2.乙酰半胱氨酸:具有较强的黏液溶解作用,能使痰中的糖蛋白多肽链断裂,降低痰液黏度,适用于浓稠痰液不易咳出的支气管扩张患者,可通过吸入等方式给药,不同年龄患者使用需注意剂型选择,有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可能出现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密切观察。
三、支气管舒张剂
(一)β受体激动剂
1.沙丁胺醇:为短效β受体激动剂,可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引起支气管扩张,缓解喘息症状,有气雾剂等剂型,不同年龄患者可使用相应剂型,妊娠期女性使用需权衡利弊,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史者需谨慎使用,使用后可能出现心悸等不良反应。
2.特布他林:也是短效β受体激动剂,作用与沙丁胺醇类似,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不同年龄患者使用需注意剂量,女性妊娠期使用需咨询医生,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史者需慎用,使用后可能出现手抖等不良反应。
(二)抗胆碱能药物
1.异丙托溴铵:为短效抗胆碱能药物,通过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抑制迷走神经兴奋所致的支气管收缩,可用于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支气管痉挛缓解,有气雾剂等剂型,不同年龄患者可使用,妊娠期女性使用需谨慎,有青光眼等病史者禁用,使用后可能出现口干等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