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子宫肥大是怎么回事
子宫肥大是子宫均匀增大、肌层厚度超2.5cm伴不同程度子宫出血的疾病,常见病因有多产妇慢性子宫复旧不全、卵巢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有月经改变、白带增多、腹部症状等,诊断靠妇科检查、B超检查、病理检查等,治疗分无症状和有症状情况,特殊人群育龄、更年期及合并其他疾病的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子宫肥大的定义
子宫肥大是指子宫均匀增大,肌层厚度超过2.5cm以上,伴有不同程度子宫出血的一种疾病。
二、常见病因
1.多产妇慢性子宫复旧不全:多产妇的子宫肌层内弹力纤维组织在平滑肌间及血管周围增生,致使子宫肥大。例如,多次分娩的女性,子宫肌层反复受到刺激,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容易出现子宫肥大情况。
2.卵巢功能障碍:雌激素持续刺激,可使子宫肌层肥厚。临床上常见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尤其病程较长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增大。比如长期无排卵的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对子宫肌层产生持续作用,导致子宫肥大。
3.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慢性盆腔炎等炎症会引起子宫肌层内胶原纤维增生,使子宫纤维化,导致子宫肥大。像慢性宫颈炎若未得到有效控制,炎症蔓延影响到子宫,就可能引发子宫肥大。
4.盆腔瘀血:盆腔瘀血可引起子宫结缔组织增生,进而导致子宫肥大。一些长时间站立工作、久坐等导致盆腔血液循环不畅的女性,容易出现盆腔瘀血,增加子宫肥大的发生风险。
5.子宫肌层血管硬化:原发性子宫血管病变等可导致子宫肌层血管硬化,引起子宫肥大。
三、临床表现
1.月经改变:主要表现为月经量过多,持续天数延长;也有的表现为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经量及持续天数无明显改变;或表现为月经期延长,但经量不多。例如,部分患者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甚至可能导致贫血等情况。
2.白带增多:宫颈肥大患者有时可出现白带增多,呈脓性,伴有下腹及腰骶部坠痛,或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
3.腹部症状:患者可感腰骶部酸痛、下腹坠胀等。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
四、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重点检查子宫大小、质地等情况。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触摸子宫的形态、大小以及有无压痛等。例如,可发现子宫呈均匀增大,肌层肥厚,硬度增加等表现。
2.B超检查: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可明确子宫的大小、肌层厚度等情况。B超下可见子宫肌层均匀增厚,回声均匀。
3.病理检查:对于一些诊断不明确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病理检查,以排除子宫恶性病变等情况。病理检查可观察子宫肌层的组织学改变等。
五、治疗原则
1.无症状者:一般无需治疗,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观察子宫情况即可。例如,对于一些绝经后的女性,子宫肥大但无明显不适症状,可定期复查。
2.有症状者: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如果是由炎症引起,可针对炎症进行相应治疗;如果是子宫肥大导致明显的月经改变等症状,可考虑手术治疗等,但手术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育龄女性若发现子宫肥大,需关注月经情况等。如果有生育计划,要及时就医评估子宫情况对妊娠的影响。因为子宫肥大可能会对妊娠过程产生一定影响,如增加流产、早产等风险,所以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备孕及孕期监测。
2.更年期女性:更年期女性出现子宫肥大时,要注意与子宫恶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因为更年期是一些妇科疾病的高发阶段,需要通过相关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可能,同时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阴道不规则出血等情况需及时就诊。
3.合并其他疾病的女性: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子宫肥大女性,在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疾病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考虑到药物等治疗对其他慢性疾病的影响,需在多学科协作下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