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性胸膜炎症状
肺结核的症状表现分为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有发热、盗汗、乏力,发热因结核杆菌代谢产物致热原激活体温调节中枢,盗汗是结核致高代谢交感神经兴奋致汗腺异常分泌,乏力是结核耗能、代谢紊乱及毒素吸收所致;局部症状有胸痛、咳嗽、呼吸困难,胸痛是结核性炎症累及胸膜致两层胸膜摩擦刺激神经,咳嗽是炎症刺激胸膜引起气道咳嗽反射,呼吸困难是胸腔积液增多压迫肺组织致通气受限。
一、症状表现
(一)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3~38℃左右,也有部分患者可出现中等度发热甚至高热情况。这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作为外来病原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而出现发热。在儿童群体中,可能发热表现相对不典型,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发热可能持续时间较长或体温波动较大,需密切关注。
2.盗汗:患者在夜间或睡醒时全身出汗,尤其是儿童和体质较弱的患者较为常见。这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后,机体处于消耗状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汗腺分泌异常。儿童盗汗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睡眠时的出汗情况,及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着凉。
3.乏力:患者会感到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日常活动如行走、简单家务等都可能会觉得疲惫不堪。这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代谢紊乱、能量消耗增加以及毒素吸收等因素有关。对于生活方式较为活跃的人群,乏力症状可能会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较大影响,需要适当休息并积极治疗原发病来改善。
(二)局部症状
1.胸痛:是肺结核性胸膜炎比较常见的局部症状,多为刺痛或牵拉痛,一般在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胸膜,当呼吸或咳嗽时,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相互摩擦,刺激胸膜神经导致胸痛。疼痛部位多与病变累及的胸膜部位有关,儿童可能表述不太准确,家长需留意儿童在呼吸或活动时的表现来判断是否存在胸痛情况,对于有胸痛的话,要及时就医。
2.咳嗽:患者可出现咳嗽症状,多为刺激性干咳,咳嗽程度轻重不一。主要是由于胸膜受炎症刺激,反射性引起气道反应导致咳嗽。如果合并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咳嗽可能会加重原有的肺部不适症状,需要关注咳嗽的频率、程度等,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评估病情。
3.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胸腔内有较多积液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少量积液时可能症状不明显,中到大量积液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不能平卧等。这是因为胸腔积液增多,压迫肺组织,导致肺组织通气受限。儿童由于胸廓相对较柔软,胸腔积液达到一定量时,呼吸困难表现可能更易被察觉,要注意观察儿童呼吸情况,出现明显呼吸困难需及时处理。
二、症状产生机制
1.全身症状机制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会在体内繁殖,其代谢产物作为致热原,激活体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物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引起发热。
盗汗是因为结核感染导致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夜间睡眠时,交感神经兴奋度更高,导致汗腺分泌异常增多。
乏力是由于结核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消耗大量能量,同时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使机体代谢紊乱,能量产生不足,以及毒素吸收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患者出现全身乏力症状。
2.局部症状机制
胸痛是结核性炎症累及胸膜,使胸膜变得粗糙,当呼吸运动时,两层胸膜相互摩擦,刺激胸膜神经,产生疼痛感觉。
咳嗽是炎症刺激胸膜,通过神经反射引起气道咳嗽反射,导致咳嗽。
呼吸困难是胸腔内积液增多,使肺组织受压,肺的通气功能受到限制,从而引起呼吸困难,随着积液量增加,呼吸困难逐渐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