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和肺大泡的区别是什么
肺气肿与肺大泡在定义病理、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上均有差异,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等的病理状态,胸部X线等见胸廓扩张等,早期气短等,治疗要戒烟等;肺大泡是局限性肺气肿,影像见肺内透亮区等,小的无症状,大的等有相应表现,小的无症状无需特殊治疗,大的等可手术治疗。
一、定义与病理特征
1.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其病理基础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肺泡过度充气,肺泡弹性减退,导致肺组织的残气量增加。从病理类型上可分为慢性支气管炎型肺气肿、全小叶型肺气肿等,多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常见于长期吸烟者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年龄方面多见于中老年人。
2.肺大泡:指大泡性肺气肿,是一种局限性肺气肿。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内形成的含气囊腔。肺大泡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肺大泡多见于小儿,常因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所致;后天性肺大泡则多见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成年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因小支气管的活瓣性阻塞作用引起肺泡内压力增高而形成。
二、影像学表现差异
1.肺气肿:胸部X线检查可见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活动减弱,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的透亮度增加。CT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肺组织的充气状态,表现为肺纹理稀疏,肺的密度减低,肺大泡通常不明显,但可发现肺组织的弥漫性异常充气改变。在不同年龄层中,老年人由于肺组织弹性减退,肺气肿的影像学表现可能更为典型,而儿童患肺气肿相对较少见,若儿童出现肺气肿多有特殊病因。
2.肺大泡: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肺内有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的透亮区,壁薄,周围肺组织受压形成压迫性肺不张,透亮区内一般无肺纹理。先天性肺大泡在小儿胸部X线片上可表现为肺部单个或多个薄壁的含气囊腔,后天性肺大泡在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成年人影像上可看到在原有肺部病变基础上出现的含气囊腔。
三、临床表现不同
1.肺气肿:早期可无症状或仅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表现为稍一活动甚至完全休息时仍感气短,还可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咳嗽多为长期、反复的咳嗽,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且呈脓性。老年人患肺气肿时,由于机体功能衰退,症状可能更不典型,且更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2.肺大泡:较小的肺大泡可无任何症状,常在胸部X线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做胸部透视时被发现。较大的肺大泡或多发肺大泡可引起胸闷、气短等症状,尤其是当肺大泡破裂时,可引起自发性气胸,出现突然的胸痛、呼吸困难加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小儿先天性肺大泡若体积较大,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现;成年人肺大泡破裂引起气胸时,不同年龄人群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后果。
四、治疗原则有别
1.肺气肿:治疗主要是减轻症状、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首先要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可给予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等药物治疗,病情严重者可考虑长期家庭氧疗。老年人患肺气肿时,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且氧疗要遵循规范的吸氧流量和时间。
2.肺大泡:对于较小的、无症状的肺大泡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对于较大的、有症状的肺大泡或发生破裂引起气胸的肺大泡,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肺大泡切除术等。小儿先天性肺大泡若出现明显症状,手术治疗需谨慎评估,要充分考虑小儿的生长发育特点;成年人肺大泡手术要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和肺功能等综合评估手术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