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要怎么治疗
支气管扩张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控制感染、手术治疗和咯血处理。一般治疗有痰液引流(体位引流及用化痰药)和呼吸训练;控制感染分急性加重期选合适抗生素及稳定期防诱因;手术治疗有适应证(局限、内科无效等但需评估全身情况)和禁忌证(全身差、病变广、重要脏器不全等);咯血处理分小量(安静休息、用镇静药等)和大量(患侧卧位、保呼吸道通畅等)。
一、一般治疗
1.痰液引流
对于不同年龄的支气管扩张患者,都可采用体位引流的方法。例如对于儿童,根据病变部位采取相应的体位,使病变部位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利用重力作用促进痰液排出,每天可进行2-3次,每次15-20分钟。其原理是通过改变体位,让痰液借助重力从较细的支气管流向较粗的支气管,最终排出体外。对于成人也可采用类似的体位引流方式,但要注意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时间等。同时,还可使用化痰药物,如氨溴索等,以降低痰液黏稠度,帮助痰液排出。
2.呼吸训练
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进行呼吸训练。例如腹式呼吸,患者平卧或半卧位,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部,吸气时腹部隆起,胸部尽量不动,呼气时腹部下陷,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2-3次。通过呼吸训练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痰液排出的效率,这对于支气管扩张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很有帮助,尤其对于长期患病导致呼吸功能下降的患者更为重要。
二、控制感染
1.急性加重期感染控制
当支气管扩张患者出现急性加重,有感染迹象时,需根据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于常见的病原菌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药物。但在用药前,对于有基础病史、特殊年龄(如儿童、老年人)等情况需要谨慎选择。例如儿童患者,要考虑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老年人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要根据肝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等。
2.稳定期感染预防
对于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患者,要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的诱发因素。如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污染严重的场所等。对于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频率,因为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会加重支气管扩张的病情。
三、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对于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经内科治疗无效,且病变部位明确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例如病变局限在一叶或一侧肺组织,反复出现大量咯血或严重感染等情况。但手术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对于年龄较大、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情况的患者可能不适合手术。比如老年患者,本身心肺功能储备较差,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综合评估手术收益和风险。
2.手术禁忌证
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病变广泛,累及双侧肺组织的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等。对于这些患者,手术治疗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
四、咯血的处理
1.小量咯血
对于小量咯血的支气管扩张患者,首先要让患者安静休息,消除其紧张情绪。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都要注意安慰患者,避免因紧张导致咯血加重。可以给予适当的镇静药物,如对于成人可选用地西泮等,但要注意药物对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影响。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情况。
2.大量咯血
当出现大量咯血时,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让患者取患侧卧位,以防止血液流入健侧肺组织引起窒息。对于有基础疾病或特殊年龄的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等急救操作。同时,要积极准备止血药物等进行治疗,但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要严格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例如对于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止血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更加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