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有哪些药物可以治疗
慢性荨麻疹不同治疗阶段的药物及特殊人群用药提示。一线治疗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部分患者可用特殊剂型;二线治疗在单用一线药效果不佳时联合第一代抗组胺药,病情严重者用糖皮质激素;三线治疗针对难治性情况,用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和免疫抑制剂。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儿童优先选安全性高的药物并调整剂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咨询医生选相对安全药物,老年人选不良反应少、对肝肾影响小的药物并减量,有其他基础疾病患者用药要评估对基础病的影响。
一、一线治疗药物
1.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此类药物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慢性荨麻疹的首选治疗药物。常见的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奥洛他定等。这些药物能稳定肥大细胞,减少炎症介质如组胺的释放,从而减轻荨麻疹的症状,如风团、瘙痒等。在临床研究中,多数患者使用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后症状能得到有效控制。
2.特殊剂型:部分患者可能对普通剂型的药物吸收或耐受性不佳,可考虑使用糖浆剂、滴剂等特殊剂型,以提高患者的顺应性。例如,对于儿童患者,糖浆剂口感较好,更易于接受。
二、二线治疗药物
1.第一代抗组胺药:当单用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联合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常见的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但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较强的中枢镇静作用,可能会引起嗜睡、口干、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时需谨慎评估患者的工作、生活情况。对于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2.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病情严重、伴有喉水肿或过敏性休克等情况的患者。常见的有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能迅速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感染等,因此一般短期使用,症状控制后应逐渐减量停药。
三、三线治疗药物
1.生物制剂:奥马珠单抗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剂,可用于治疗难治性慢性荨麻疹。它能特异性地结合免疫球蛋白E(IgE),降低游离IgE水平,从而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达到治疗目的。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奥马珠单抗对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疗效。
2.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甲氨蝶呤等,适用于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减轻炎症反应,但这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肝肾功能、造血系统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
四、特殊人群用药提示
1.儿童:儿童的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选择药物时应更加谨慎。优先选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如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的糖浆剂或滴剂。避免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除非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和指导下。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调整。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药物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一般来说,尽量避免使用药物,若病情需要,可选择安全性相对较高的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但仍需密切观察孕妇和胎儿的情况。
3.老年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性较差。在使用药物时,应选择不良反应少、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应适当减少。此外,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在用药时需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谨慎评估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会影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肝肾功能。因此,这类患者在用药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和调整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