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跟宫颈炎的区别有什么
宫颈糜烂曾被误认是疾病,实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无需治疗但需定期筛查,有症状时可局部治疗;宫颈炎多由病原体感染等致,有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检查可见宫颈异常,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不同特殊人群如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女性有不同的处理及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本质
1.宫颈糜烂:过去认为是一种疾病,其实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是因雌激素作用,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移至宫颈管外口所致,肉眼看似“糜烂”样改变,多见于青春期、生育年龄女性雌激素分泌旺盛者、口服避孕药或妊娠期女性。
2.宫颈炎:是宫颈部位发生的炎症,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也可由化学物质刺激、机械性刺激或损伤等导致,包括宫颈阴道部炎症及宫颈管黏膜炎症。
二、症状表现
1.宫颈糜烂:一般无明显症状,部分人可能有接触性出血,但多为偶尔发生且出血量少,通常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与雌激素水平变化相关,在雌激素水平消退后可能会有所减轻。
2.宫颈炎:部分患者有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也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若合并尿路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
三、检查方法
1.宫颈糜烂:通过妇科检查肉眼观察即可初步判断,必要时可结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及HPV检测排除宫颈病变,一般宫颈细胞学及HPV检查结果无异常。
2.宫颈炎: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充血、水肿、黏膜外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附着甚至从宫颈管流出,宫颈触痛,质脆,容易诱发出血;宫颈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若光镜下平均每个油镜视野有30个以上或每个高倍视野有10个以上中性粒细胞,可诊断宫颈炎;也可进行病原体检测,如淋病奈瑟菌及衣原体的检测等。
四、治疗原则
1.宫颈糜烂:一般无需治疗,但是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TCT+HPV),以排除宫颈病变。对于有症状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如接触性出血等,可给予局部治疗,如物理治疗(激光、冷冻、微波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物理治疗可能会有一些并发症,如术后出血、宫颈狭窄等,在治疗前需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尤其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需谨慎选择。
2.宫颈炎: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病原体选用针对性抗生素,如淋病奈瑟菌感染所致宫颈炎,选用头孢菌素及头霉素类药物;衣原体感染所致宫颈炎,选用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于性传播疾病高危人群,在未获得病原体检测结果前,采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如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同时,对于存在宫颈息肉的患者,可进行息肉摘除术,术后将切除息肉送病理检查。
五、特殊人群情况
1.青春期女性:宫颈糜烂多与雌激素水平高有关,一般随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稳定后可有所缓解,此阶段主要是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必要的阴道冲洗等。若青春期女性患宫颈炎,需及时就医,根据病原体情况选用合适抗生素,因为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尚在发育,用药需谨慎,尽量选择对生殖系统发育影响小的药物,且要遵循足疗程用药原则,以彻底清除病原体,预防转为慢性宫颈炎。
2.妊娠期女性:宫颈糜烂一般不做特殊治疗,重点在于监测。若妊娠期合并宫颈炎,需根据病原体及病情严重程度谨慎选择抗生素,因为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胎儿情况。
3.更年期女性:宫颈糜烂若无症状,定期筛查即可;若更年期女性患宫颈炎,由于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宫颈局部抵抗力相对较低,治疗时除了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生素外,还需注意增强局部抵抗力,可适当补充雌激素(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过度等不良因素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