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脓肿是什么病
肺脓肿是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形成脓肿。病因包括病原体经支气管、血行或邻近器官蔓延等途径感染;临床表现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症状体征各异;辅助检查有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诊断需与其他疾病鉴别;治疗原则为抗感染和痰液引流,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病因:病原体常为上呼吸道、口腔的定植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经支气管、血行或邻近器官蔓延等途径进入肺组织引发感染。例如经支气管感染较为常见,当患者受凉、醉酒、疲劳等导致全身免疫力下降时,口咽部细菌可随分泌物吸入肺内,引起小支气管阻塞,病原体繁殖导致炎症,进而坏死形成脓肿;血行播散则多因皮肤感染、疖痈、骨髓炎等所致的菌血症,细菌随血流到达肺部引起小血管栓塞、炎症和坏死,形成脓肿;邻近器官化脓性病变蔓延,如膈下脓肿、肾周围脓肿等可波及肺引起肺脓肿。
临床表现:
症状:急性肺脓肿患者多有高热,体温达39℃-40℃,伴有咳嗽、咳黏液痰或黏液脓痰,随着病情进展,痰量增多,呈脓血痰,有恶臭味。部分患者有胸痛、呼吸困难,还有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慢性肺脓肿患者则表现为咳嗽、咳脓痰、反复发热和咯血,可伴有贫血、消瘦等慢性中毒症状。
体征:病变较小或位于肺组织深部时,体征多不明显;病变较大时,可出现肺部实变体征,如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低,可闻及湿啰音。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早期表现为大片浓密模糊浸润阴影,边缘不清,或为团片状浓密阴影,分布在一个或数个肺段。随着病情进展,脓肿形成,可见圆形透亮区及气液平面,其四周被浓密炎症浸润所环绕。胸部CT检查能更准确地定位脓肿,明确脓肿的数量、大小等情况,对于早期肺脓肿与肺炎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痰涂片革兰染色和痰培养可帮助明确病原体,指导抗生素的选用。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需与细菌性肺炎、空洞性肺结核继发感染、支气管肺癌、肺囊肿继发感染等疾病相鉴别。例如细菌性肺炎起病急,高热、寒战、咳嗽、咳痰等症状较明显,但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后,炎症可在短期内吸收,而肺脓肿经抗生素治疗后,炎症吸收较慢,且常形成脓腔;空洞性肺结核继发感染多有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乏力等,痰中可找到结核菌,X线检查可见空洞壁较厚,一般无气液平面,周围有结核浸润病灶。
治疗:治疗原则是抗感染和痰液引流。抗感染方面,根据病原体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等;痰液引流可采用体位引流等方法,促进痰液排出,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的慢性肺脓肿,可考虑手术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肺脓肿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密切观察体温、呼吸等情况。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休息。同时,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应根据儿童的体重等情况严格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肺脓肿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注意基础疾病的控制。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较慢,使用抗生素时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老年人咳嗽、咳痰能力相对较弱,痰液引流较为困难,需加强翻身、拍背等护理措施,促进痰液排出。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肺脓肿时,用药需格外谨慎,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应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如通过超声检查等了解胎儿的发育状况。同时,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